打印页面

首页 > 卫计·健康综合新闻 “高配版”冠脉搭桥 为年轻重症患者铺“心”路

“高配版”冠脉搭桥 为年轻重症患者铺“心”路

通讯员 赵诗琦

近日,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成功为一名50岁复杂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患者,实施全动脉化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术后患者恢复顺利,心脏功能明显改善,充分展现了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在复杂冠心病外科治疗领域的技术实力和精准协作能力。

患者张先生(化名),因夜间突发呼吸困难,急诊入住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心血管病重症医学科,入院后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给予主动脉球囊反搏生命支持。病情稳定后,冠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前降支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均存在严重狭窄(狭窄程度>90%),确诊为“冠状动脉三支病变”。这是冠心病中较为危重的一种类型,随时可能再次发生大面积心肌梗死。经治疗后转诊到心脏大血管外科进一步治疗。

心脏大血管外科负责人冯世军,立刻组织团队讨论治疗方案。心脏大血管外科特聘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心脏外科黄方炯教授,结合患者的病情及年龄建议实施全动脉化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全动脉化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是一种更先进的技术,使用动脉血管(如胸廓内动脉、桡动脉等)作为旁路血管。动脉血管的血管壁更厚、弹性更好,抗堵塞能力更强,能显著提高术后长期效果,减少二次手术风险。全动脉化搭桥对血管取材、吻合精度要求极高,动脉桥10年通畅率超过90%,较传统静脉桥10年通畅率提升5倍,可以为患者带来更持久的生命保障,特别适合相对年轻、预期寿命长的冠心病患者。

在完善术前准备、制定手术方案及应急预案后,黄方炯教授、冯世军带领科室团队,在麻醉科手术部的密切配合下,由黄方炯教授主刀,团队创新性采用患者乳内动脉及桡动脉作为桥血管,通过精细化血管吻合技术,在心脏跳动下(非体外循环),为患者所有病变血管搭建了动脉桥,显著提升了桥血管远期通畅率,历时4小时手术顺利完成。

手术结束后,张先生无需输血,次日便转出重症监护室。术后第3天,张先生已可自主下床活动。复查显示桥血管血流畅通,心功能明显改善。出院前,张先生激动地说:“没想到这么快就能正常走路,胸口压着石头的感觉彻底消失了!”

全动脉搭桥被誉为冠脉外科的“技术高地”,需在直径不足2毫米的冠状动脉上完成显微吻合,且动脉血管易痉挛管壁脆性高,对术者经验和团队配合要求极高。此次手术的成功,展现了医院在微创冠脉外科血管保护技术等领域的综合实力,为重症冠心病患者提供了更优治疗选择。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5/0516/82122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