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文化天中文化动态 豫中南抗日根据地:烽火中崛起的抗战堡垒

豫中南抗日根据地:烽火中崛起的抗战堡垒

记者 张锟 

豫中抗日根据地纪念馆。(资料图片)

1944年初,日寇发动豫湘桂战役,企图打通“大陆交通线”。4月的河南会战中,国民党40万大军溃败,河南大片地区沦陷。危急时刻,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作出“绾毂中原”战略决策,命令新四军五师北上、四师西进、八路军南下,挺进中原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1944年7月下旬,豫鄂边区党委书记、五师师长兼政委李先念向挺进河南敌后的干部作动员报告和工作部署。豫鄂边区党委确定以巩固原有地区为主,进军河南为辅的方针。五师主力集结大悟山整训,其余力量组成豫南游击兵团,成立豫南指挥部和中共豫南工委。

1944年8月至9月,豫南游击兵团北渡淮河,在胡冲店战斗取得了胜利,使地方武装千余人接受改编,成立新四军汝正确县总队,控制正阳、汝南、确山大部地区,为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10月,豫南游击兵团乘胜追击,攻克确山西南爬头寨土顽匪军,彻底扫清了开辟豫南抗日根据地的障碍。中共豫南工委和豫南游击兵团指挥部迁至孤山冲,这里成为豫南抗战的核心地带。11月,豫南游击兵团改为河南挺进兵团,以确山县石滚河镇孤山冲为中心,形成豫南豫中抗日反顽中心,为豫中南地区抗战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1944年11月,豫南工委改为河南工委,豫南游击兵团改为河南挺进兵团。1945年1月,豫鄂边区党委决定成立中共豫南地委、豫南专署和豫南军分区,下辖四个县委、县行政委员会。至此,豫南抗日根据地正式形成。中共河南工委根据豫中地区形势,成立中共豫中(嵖岈山)中心县委、军事指挥部,河南挺进兵团挺进豫中的部队与地方抗日武装组成豫中游击兵团。1945年3月,五师十三旅旅长周志坚率部与豫中游击兵团在嵖岈山地区会合。尹集、合水战斗胜利,豫中敌后局势基本控制,建立中共豫中工作委员会,以嵖岈山为中心的豫中敌后抗日根据地初步形成。

1945年1月起,冀鲁豫八分区第八团挺进豫中,开辟并扩大水西抗日根据地,实现中央关于八路军与新四军联系的战略目的,与嵖岈山豫中抗日根据地、孤山冲豫南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7月下旬,河南军区第三支队在司令员陈先瑞率领下挺进嵖岈山地区,与新四军豫中游击兵团会师,标志着八路军与新四军结合,打通了豫鄂边区与华北、陕北和华东联系通道,实现党中央“绾毂中原”的战略目的。10月,河南军区豫西八路军王树声、戴季英率部与陈先瑞支队(旅)和新四军五师豫中部队在嵖岈山会师。10月14日,冀鲁豫水东八团到达嵖岈山,与新四军五师豫中部队会合,三路大军胜利会师。根据上级指示,两支部队合编,中共豫中地委、豫中专署和豫中军分区正式成立,归河南区党委、河南行政公署和河南军区领导,下辖六个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

豫中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是中共中央“绾毂中原”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壮大了抗日武装力量,推动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在解放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战略配合作用。

推荐线路:驻马店市→遂平县→豫中抗日根据地纪念馆(遂平县槐树乡)→新四军医院旧址(遂平县嵖岈山镇红石崖村九龙山坡)→九龙山革命烈士陵园(遂平县嵖岈山镇红石崖村)→会师泉(九龙山下山途经地)→土山三军会师地(遂平县嵖岈山镇土山村)→确山县→孤山冲革命旧址(确山县石滚河镇)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5/0723/82647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