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河南 总编有约·“两高四着力”调研行⑥ | 基层治理的“三重辩证法”

总编有约·“两高四着力”调研行⑥ | 基层治理的“三重辩证法”

“要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根本,推动资源、服务、管理下沉,确保社会治理各项工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习近平

“一键四响”5分钟响应,“网格管家”暖心服务,志愿者积极参与共治,党群服务中心90%向居民开放……在漯河市召陵区天桥街道漓江路社区,科技赋能让治理更“聪明”,人文关怀让社区更“温暖”。这个老社区正通过党建引领,探索走出一条善治之路,也为我省基层治理提供鲜活实践。本期总编有约·“两高四着力”调研行邀请省委组织部部务委员徐靖波与河南日报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魏剑一起,围绕“推动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这一话题进行交流。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魏剑 冯芸 李宗宽 赵若郡

“治大国若烹小鲜”,《道德经》中的这句古语,道出了治国理政的深刻智慧。千百年来,这种讲究火候、注重平衡的辩证之道,历经沉淀,历久弥新。

而今,在漯河市的治理探索中,这种辩证智慧正转化为生动实践:“线与网”织密经纬、“拙与智”有机融合、“点与面”协同推进,在辩证统一中,治理效能不断提升。

线与网

  构筑治理精度

在漯河市召陵区天桥街道漓江路社区,每个楼栋门口都贴着一张醒目的“家门口的事儿”公示牌——楼栋长、单元长、公安干警、物业监督员,职责分明,姓名、电话一目了然。

2.jpg

漯河市召陵区天桥街道漓江路社区工作人员走访入户。受访者供图

“上个月,家里水管破裂,单元长带着维修队连夜抢修,多亏他们,才避免了大麻烦。”站在公示牌前,棉麻龙泰小区老住户王艳言语间透着踏实,“以前遇到问题不知道找谁,现在认准家门口的牌子就能找到人。”

在漓江路社区,这样的温情场景不断上演。这个成立于1994年的老社区,一度成为基础设施滞后的“三无”楼院连片区。如今,由社区党委、18个小区党支部、42个网格党小组构建的网格党组织体系,覆盖到了社区的每个角落。

“党组织建在网格上,服务的触角不断向下延伸。”漓江路社区党委书记靳会杰说,在社区,楼有楼长、单元有单元长,“家门口的事儿”家门口就有人管。

基层网格建立后,更考验“缝合”功力,如何把各种资源力量聚合在一起。

针对基层治理中资源分散、条块分割、多格并存等问题,漯河市给出自己的探索——“党建红线一穿,多方的齿轮便咬合转动了”。

穿线,不仅横向,而且纵向——

在智慧漓江综合服务平台上,一条事件处置信息实时更新:网格员上报雨水管道损坏—城管队员现场勘查—市政维修人员更换完毕,全过程一目了然。

1.jpg

“靠社区的力量解决不了的,我们上报,街道吹哨。”靳会杰说,街道线上呼叫,把问题分级分类反映到区里、市里。再由区里、市里协调各方力量,线下召集涉及部门到街道报到,由街道统一指挥、联动处置。

穿线,不仅同向,而且相向——

漯河市按照“一长+多专+N兼职”模式,建立2.8万人网格员队伍,既有专职网格员,也有报到党员、热心“五老”等兼职网格员;坚持“全覆盖、一张网”,实行“一格一编码”,解决“多年多格不合一”问题。

“惟同条而共贯,统天下而经之。”从条到块,从聚到融,党建这条红线,不仅穿起分散的治理资源,更让治理的针脚越发密实,越发精细。

拙与智

  诠释服务温度

“讲再多道理,不如干一件事”“对群众困难不管不问,嘴上说得越漂亮,人们感受的反差就会越强烈”……调研中,听到最多的是“得让群众听到落地的回响”。

回响从哪里来?在拙与智辩证统一中——拙,是肯下笨功夫;智,是善用新技术,二者的交汇点始终是民生关切。

守拙,是事不避难时的“我在场”——

两个细节,令人动容。

许多独居老人家中,挂历上都写着一串一样的号码,细问之下,才知是靳会杰的电话。这些年,老人们都习惯了“有事找小杰”。

走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所有办事窗口不设隔断,工作人员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社区书记也没有独立办公室,在“办不成事”窗口坐班,现场解决难题。

“居民遇到困难找到咱们,你要是光说明天就办、后天就修,是不行的。”靳会杰说,群众有需求,就得马上实打实地解决,才能走到他们心里。

守拙,是走访入户时的“铁脚板”——

微信步数长期“霸榜”朋友圈前三名,有着5年“网龄”的网格员周艳美,早就练就了一身本事——居民有啥需求,商铺有啥困难,小区有啥隐患,她心里门儿清。

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在她的民情台账上,辖区情况一目了然。她说,走和访,看起来是“笨办法”,实际上最管用。

基层治理,需要守拙的定力,也需要数智的赋能。

在漓江路社区,60岁以上的老人占比达到25.1%,他们是社区的常住居民,也是大多数家庭的主要关切。

如何守护高龄老人,社区借助智慧漓江综合服务平台,推出“一键四响”服务。

“老人一按键,四路响应:我的手机响,平台会响,紧急联系人手机会响,医院120同步响。”靳会杰边说边比画,“听到响声,我们2分钟响应,5分钟上门,有了技术赋能,老人的安全更有保障。”

服务是治理的底色。守拙让治理扎根泥土,步履坚实;数智让治理插上翅膀、日益精进。

点与面

  彰显共治广度

周一到周五,每天早上,65岁的“编外工作人员”魏新梅总是准时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卡”。

有来办事的,就把居民指引到对应窗口;有来歇脚的,就上前递上一杯热茶;午饭前,她成了“魏大厨”,系上围裙,挽起袖口,在“妈妈食堂”灶台前娴熟翻炒。

在漓江路社区,每位居民参与志愿服务都会获得积分。魏新梅却让工作人员犯了难:“魏阿姨,您的志愿时长没法统计啊,比我们的工作时间还长。”

“里仁为美”,志愿服务的点点微光在这里汇聚成璀璨星河。

理发店店主张玉香每周六落下店铺卷帘门,放弃营业收入,投身义务剪发服务;从自己参与志愿服务,到带动丈夫、女儿、外孙女一起参与,闫海燕一家三代齐上阵……每周六,“天桥义工”志愿服务活动已成为漓江路社区最动人的风景。

“天桥义工”发起人赵国锁这样诠释“天桥”的三层深意——扎根天桥街道的地名坐标,传递温暖善意的志愿通道,连接群众参与的共治桥梁。

如今,漓江路社区成立了全省首家志愿者党委,“天桥义工”从1支志愿服务队发展到22支志愿服务队,志愿者队伍从最初的17人壮大到5000多人。

以点带面,点面共进,多元社会主体参与的共治格局日益扩展,链接多种社会资源的共治空间也在不断延展。

走进3000平方米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书画室、阅览室、日间照料中心等功能区的设施一应俱全,既有适老服务的温暖关怀,也有青年活动的社交空间,还有儿童托管的安心保障。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里90%的空间向群众开放,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家门口的会客厅”。这里没有专职保洁,干净的茶几、整齐的椅子、归位的图书,都源于居民们的“顺手”之举。最后离开的人总会自觉打扫,已成为大家的默契。

点与面的关系是相对的,在全省基层治理版图中可以更好地理解:一个个社区如同构建高效能治理这个“面”中的“点”,唯有激活每一个治理末梢的活力,才能以点聚能、以面成势。

漯河市的道路,南北以山冠名,东西以水立称。山河相挽、经纬交织,形成脉络、铺展格局。恰如基层治理的触角,在“线与网”“拙与智”“点与面”的辩证智慧中,延伸至街巷肌理,浸润到千家万户。

放眼全省,每个社区的微创新,每处村落的新实践,都在为治理现代化写下鲜活注脚。基层善治的中原答卷,在日复一日的精耕细作中,更在万家灯火的温暖图景中。

“两高四着力”大家谈

  党建领航 治理增效

截图.png

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对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进行全面部署。本期“总编有约·‘两高四着力’大家谈”,邀请省委组织部部务委员徐靖波,省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一级巡视员王惠民,与河南日报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魏剑一起,围绕“推动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这一话题进行交流。

魏剑:您好!感谢两位接受我们的采访。前不久,我们到漯河市召陵区天桥街道漓江路社区采访,看到他们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得很暖心,网格化做得也不错,解决了很多老百姓急难愁盼的问题。

在基层治理过程中,河南通过“党建+网格+大数据”模式,构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新型基层治理体系。请问在优化网格设置,实现网格事件高效闭环处置方面,河南有哪些具体举措?

徐靖波: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按照这一要求,我省在基层治理过程中,着力在全面构建“党建+网格+大数据”治理模式上下功夫,坚持党建引领,狠抓网格管理,做到民情在网格掌握、矛盾在网格化解、隐患在网格排查、问题在网格解决、服务在网格开展。

前不久,省委出台了《关于加强基层治理网格建设、提升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水平的实施意见》,推动全省20多家部门网格“多格合一”,全面完成网格优化调整工作。同时,持续完善网格响应机制,构建统一受理、分流办理、评价反馈闭环,提升网格为民服务和应急处置能力,为推进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提供了坚实支撑。

魏剑:持续抓基层、强基础、固根本,农村、街道社区基层党组织是两个“基本盘”。请谈一谈如何夯实基层基础,巩固这两个“基本盘”?

徐靖波: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南时提出了“抓基层、强基础、固根本”的重大要求,我省牢记领袖嘱托,坚持大抓基层基础,扎实推进“五基四化”。在建强基层党组织方面,抓好村(社区)“两委”换届筹备,选择6个县(市、区)开展村(社区)“两委”换届试点工作。

在建强基层治理队伍方面,公开招聘乡村振兴村级协理员5000人、社区工作者3528人,选派3.3万名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举办各级培训班6014期,培训村(社区)“两委”干部、社区工作者、网格员等64.8万人次,持续提升他们的履职能力和治理水平。

魏剑:我省如何抓好新兴领域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王惠民:一是摸底数建台账。对新兴领域开展全面起底摸排,组织“两新”工委35家成员单位开展行业系统摸排,属地开展拉网式摸排,分级分类建立工作台账。二是建组织扩覆盖。坚持边摸排边组建,紧盯重点组织、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群体,采取单独建、联合建、兜底建的方式,持续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三是优服务解难题。加强对新就业群体关心关爱,强化社会保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快推进各类友好场景建设,营造和谐工作环境,完善新就业群体发挥作用机制,推动融入基层治理。同时,深入推进行业协会商会党的建设和改革发展,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强化任职管理,优化结构布局,推动党组织规范化建设。

魏剑:为破解城市基层治理堵点难点,省委社会工作部牵头开展了和谐社区建设行动,请谈一谈在这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王惠民:一是积极破解物业管理服务难题。会同住建部门,通过街道社区领办、国有物业结对帮扶等方式,持续推进物业服务覆盖和物业服务企业党建覆盖。二是加强城市特殊区域治理。摸清超大社区、城中村等城市特殊区域基本情况,研究制定社区治理工作指引,规范城市特殊区域治理服务。三是抓好社区议事协商试点。以“邻里议事 共创和谐”为主题,围绕“协商什么、谁来协商、如何协商、协商成果如何运用”等,持续抓好社区试点工作。四是开展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在全省选取128个社区、117个志愿服务站实施年度融合项目,推动专业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积极融入城市社区治理。(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运海 赵若郡 整理)

策划:河南日报社编委会

执行:王大庆 屈芳 阙爱民 董学彦 杜君 万大珂 高超

版面.jpg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5/0726/82671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