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驻马店老区 豫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此发轫
豫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此发轫
浴血奋战·战场风云
从红军游击队、抗日军独立团到新四军四支八团
豫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此发轫
记者王家恒
中共鄂豫边省委焦竹园革命旧址。 (资料图片)
豫南人民抗日军独立团成立地旧址。 (资料图片)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号召下,全国出现空前的抗日救亡怒潮。在豫南地区这片红色热土上,中共鄂豫边省委和红军游击队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的正确方针、路线,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豫南的实现而斗争。
为全面了解新形势,直接得到中共中央的指示,时任中共鄂豫边区省委组织部部长的周骏鸣奉命到达延安。党中央对豫南红军游击队和豫南桐柏山区红色游击根据地十分重视。朱德总司令亲自接见了周骏鸣,听取关于鄂豫边区党和军队坚持斗争情况的汇报。随即,中共中央派胡龙奎为中央代表随周骏鸣赴鄂豫边区,加强党组织和军队的领导,打通与鄂豫皖红二十八军的联系,改变豫南红军孤军作战的局面。
1937年7月中旬,周骏鸣、胡龙奎回到豫南后,中共鄂豫边省委在泌阳碾盘沟召开省委会议,传达中央对鄂豫边区工作的指示。会议决定仝中玉任省委书记,胡龙奎任组织部部长,邓一飞任宣传部部长(8月,增补刘子厚任统战部部长)。王国华、周骏鸣分别任游击队指导员、队长,负责游击队的具体工作。
1937年10月,随着抗日武装力量的壮大,群众抗日救亡运动亦呈现新局面。10月中旬,中共鄂豫边省委和红军游击队负责人在泌阳王店召开会议,分析当时的形势和面临的任务。会议联系鄂豫边区实际,决定将红军游击队改编为“豫南人民抗日军独立团”,并将机关设在邓庄铺、焦竹园,以便加强对各地党和群众的联系与工作的指导。会后,红军游击队进行了整编。周骏鸣任独立团团长,王国华任政委兼政训处主任,冯景禹任副团长,文敏生任政训处副主任。
部队除一部分由王国华带领在确山、泌阳边境继续宣传群众、扩军和打击顽固势力外,主力由周骏鸣带领到信阳邢集,进行一般军事操练、游击战术教育和抗日理论学习。在此期间,鄂豫边区各县党组织选送了大批积极分子参军,队伍不断壮大。随着一批地方优秀青年党员充实部队,独立团在一、二、四、五连分别建立了党支部,加强了对连队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整个鄂豫边区的抗日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1937年12月中旬,张明河代表鄂豫边区在武汉参加了南方8个地区的游击根据地负责人汇报会,向周恩来、叶剑英等领导汇报了鄂豫边区武装发展情况。周恩来十分关心鄂豫边区的形势,亲切接见了张明河,详细询问独立团的情况,并当众宣布:中央已有决定,大江南北的游击队统一整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江北的两部分红军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由高敬亭任支队司令员。豫南人民抗日军独立团改编为第四支队第八团队,周骏鸣任团队长。与此同时,根据上级指示,中共鄂豫边省委改为中共鄂豫边区特委,隶属中共河南省委领导。
1938年1月13日,鄂豫边区特委和部队进驻确山竹沟之后,在竹沟举行了隆重集会,宣布了中央关于将豫南人民抗日军独立团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队的决定。周骏鸣任团长,胡龙奎任政委,朱茂绪任参谋长,王斌吾任政治部主任。改编后的第八团队一切行动直接归中共中央长江局参谋处指挥。不久,根据上级党委指示,鄂豫边区特委更名为中共豫南特委。
第八团队的改编和特委党组织领导力量的加强,使鄂豫边区革命斗争形势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一批红军干部充实加强到第八团队,地方党组织和群众抗日团体迅速发展壮大,使部队建设走向了全面发展阶段,整个边区呈现一派朝气蓬勃的新景象。
责任编辑:闫继华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5/0730/82695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