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评论 守护城市的信息晴空

守护城市的信息晴空

王欢 董凡

在信息传播进入“秒时代”的今天,谣言如同无形的尘埃,悄然渗透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从“遂平某工地上百人查出艾滋病病毒,只得停工”,严重误导公众,扰乱社会秩序,到“驻马店城管抢东西”的谣言重创文明城市形象,再到“暴雨致水库溃堤”的虚假预警引发群众恐慌,谣言的破坏力从未像现在这样触目惊心。面对谣言带来的信任危机与社会震荡,“清朗天中,驻力辟谣”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驻马店守护城市秩序、保障民生福祉的必然选择,是每一个负责任的社会主体必须扛起的时代责任。

谣言的滋生与蔓延,往往源于信息的不对称与传播的情绪化。驻马店作为人口大市、农业大市,城乡二元结构下的信息传播差异,为谣言提供了可乘之机。当“某某村征地补偿标准翻倍”的谣言在村民微信群里发酵时,许多人因缺乏官方渠道的权威解读而信以为真,甚至引发非理性维权;当“某种农作物病虫害会致命”的虚假信息通过短视频传播时,农民们往往因焦虑而盲目跟风打药,造成经济损失。这些案例反复证明,谣言一旦与民生痛点、社会焦虑结合,便会迅速形成“信息病毒”,侵蚀社会信任的基石,干扰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我们要构建一个信息透明、理性主导的舆论生态,这需要政府部门、媒体机构、社会公众形成“三位一体”的辟谣合力,建立“谣言预警——快速核查——权威发布”的闭环机制,面对谣言,我们要坚持用官方声音对冲不实信息。

媒体作为社会公器,在辟谣中肩负着不可替代的责任。驻马店日报官方抖音号、视频号推出的“谣言粉碎机”系列,将生硬的辟谣文字转化为生动的动画短视频,用“案例拆解+专家解读”的方式揭穿谣言套路。更重要的是,媒体应主动设置议题,通过“科普”“民生问答会”等栏目,常态化普及法律知识、科学常识,从源头提升公众的媒介素养,让谣言在“理性滤网”前无所遁形。

面对谣言,我们要唤醒每一个市民的责任意识。谣言的传播链条上,没有旁观者。当我们在微信群里看到“骇人听闻”的消息时,多一份“先查证再转发”的审慎;当邻里间流传“小道消息”时,多一句“去看看官方怎么说”的提醒,便是对辟谣工作的实际贡献。

清朗的信息环境,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它如同空气,拥有时不觉珍贵,失去时方知重要。“清朗天中,驻力辟谣”不是一场运动,而是一种常态——它需要制度的刚性约束,需要技术的精准识别,更需要每个驻马店人的理性坚守。当官方权威、媒体专业、公众自觉形成合力,当真相的传播速度永远快于谣言,天中大地的信息晴空必将更加澄澈,这座城市的发展活力也将在清朗的舆论环境中持续迸发。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5/0730/82698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