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卫计·健康综合新闻 “小疖子”惹出“大麻烦”!专家提醒:这个病夏季高发,不能拖!

“小疖子”惹出“大麻烦”!专家提醒:这个病夏季高发,不能拖!

通讯员 张雪凝

数日前,李先生排便后发现自己屁股上,长了个“疖子”,还有隐隐痛感。恰逢招待外地老同学,李先生陪大家喝酒撸串,辛辣刺激的下酒菜都安排上,推杯换盏间,李先生感觉肛门逐渐变得“火辣辣”,令他坐立难安。没过两天,李先生明显感到,肛门从单纯的“发热”变成“又热又痛”,体温直飙到39℃。最终,李先生来到驻马店市中心医院肛肠科进行治疗。

科室主任于秀芝接诊后,检查发现李先生会阴部及肛周大范围红肿,局部皮肤已发紫、发黑出现坏死,压痛明显。“这是典型的肛周脓肿进展为坏死性筋膜炎的病例。”于秀芝说,“从最初出现症状到目前,患者拖延了10天,这直接导致了感染范围的扩大和病情的恶化。”

经过一系列术前检查,李先生符合手术指征。由于秀芝主刀为其实施肛周、会阴部坏死组织切除清创术,术中清除感染的坏死组织,既要保证将脓液充分引流,又要最大限度保护肛门功能。历时90分钟,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安全返回病房。

目前,在肛肠科医护团队的精心护理下,李先生伤口恢复良好,即将出院。

肛周脓肿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其发病率仅次于痔疮。夏季由于气温高,食欲降低和休息欠佳,造成人体抵抗力下降,加上饮食不节、饮酒等因素,容易诱发肛周脓肿。肛周脓肿以肛门周围局部疼痛、肿胀为主要表现,疼痛多为跳动性痛,坐卧、咳嗽或排便时加重,病变处有红肿、硬结和压痛感。

夏天的高温湿热,导致细菌繁殖速度加快,所以脓肿恶化速度倍增。肛周脓肿一旦形成,不是吃几颗消炎药、打消炎针就能“消肿”的简单事,拖延治疗可能带来一系列的严重后果。

并发症拖久了会怎样?

1、肛瘘。70%以上的肛周脓肿会发展为肛瘘,形成肛门内外相通的“隧道”,反复流脓、瘙痒,需二次手术。 

2、坏死性筋膜炎。感染蔓延至浅筋膜,皮肤发黑溃烂。

3、肛门失禁。高位脓肿处理不当可能损伤括约肌,导致控便能力丧失。

注意: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进行性感染性疾病。起初发病隐匿,其症状初期可能仅表现为肿痛,迅速演变为皮肤红、热和肿胀,之后会发展为皮肤黑化及坏死组织。

坏死性筋膜炎是分秒必争的急症,若救治不及时,感染将快速扩散,出现持续高热、心动过速、贫血等症状,引发脓毒血症、多器官功能衰竭。因此,准确识别、迅速就医、及时治疗非常重要。

医生提醒:夏季是肛肠疾病高发季节。若出现便秘、便血、肛门疼痛、肛门肿物脱出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诊治。

守护“菊花”的黄金法则

1、饮食管理。多吃燕麦、芹菜、火龙果等高纤维食物,每日饮水≥1500ml;少吃辣椒、芥末等刺激性食物;戒烟酒避免过度节食或暴饮暴食。

2、运动保健。每日提肛运动(收缩肛门5秒后放松,重复20次),增强盆底肌; 每周3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提升抵抗力。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5/0804/82723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