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天中 人大代表进“网格”赋能基层高效能治理
人大代表进“网格”赋能基层高效能治理
顺河街道人大工委采取“人大代表+网格化”基层治理新模式,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资料图)
记者 张新理
盛夏的天中大地,骄阳似火。驿城区顺河街道刘竹园社区一居民家中,一场因空调外机噪声引发的邻里纠纷,在驿城区人大代表律大红的调解下化干戈为玉帛。“多亏您来说理,要不然我俩真打起来了。”居民刘兴义握着律大红的手说。这样的场景,是顺河街道人大工委推行人大代表进“网格”工作机制的生动缩影。
从治理到高效能治理,靠什么?答案是:党建引领下的网格化治理。近年来,顺河街道人大工委采取“人大代表+网格”基层治理新模式,将辖区20多名人大代表编入167个基层网格。代表深入网格开展政策宣传、民意收集、纠纷排查化解等工作,在与村民面对面交流中“亮身份、作承诺、见行动”,形成“群众提事、网格听事、代表议事、部门办事”工作闭环,通过构建“网格化履职、精准化服务、闭环化管理”的工作体系,推动人大代表履职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数据显示,该机制运行两年来,累计化解矛盾纠纷126起,推动解决民生实事87件,群众满意度达98.7%。
近日,记者走进顺河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墙上的网格化管理示意图格外醒目。这张图上,167个网格如神经网络般覆盖全域,每个网格都标注着驻点代表的姓名和联系方式。
“我们按照选区对应网格、人大代表覆盖全域的原则,实现网格划分科学化、代表进驻精准化。”顺河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原晓介绍,“针对辖区还是工业园区、汽车品牌4S店集群和拆迁安置区的复杂特点,我们采取人大代表‘履职二维码’上墙公示制,不仅亮出代表照片,还公开代表的联系方式和履职记录,确保代表履职有的放矢。”
在小陈庄村的村务公开栏上,驿城区人大代表袁海钧的“履职二维码”格外醒目。村民扫码即可反映问题、预约见面。“上周我扫码反映子女养老问题,没想到当天袁海钧就和几位管理员来俺家调解。”村民陈建国说。
目前,顺河街道已在各村(社区)设置“履职二维码”公示栏26块,发放“民情联系卡”1.2万张,建立网格化微信群29个,构建起“线上+线下”立体化联系网络。据统计,通过这些渠道收集的民情民意办结率达96.3%。
7月9日,在顺河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召开的民情座谈会上,人大代表与居民面对面交流,了解群众最关心、最期盼、最直接的问题。居民接连抛出问题:路灯不亮、村道未硬化、建筑材料占道、垃圾清理不及时……人大代表认真记录,现场分类形成“需求清单”。这是顺河街道人大工委推行“群众点单、代表接单、部门办单、人大督单”工作法的日常场景。
“针对不同问题,我们建立分级处置机制,简单问题由人大代表现场‘接单’解决,能现场答复的一一解答;专业问题转交职能部门‘办单’,疑难问题由街道人大工委督导办理。”原晓说。
群众诉求多,如何做到“一口受理、一网派单、一体处置”?针对群众反映老年人去医院体检出行不方便的问题,驿城区人大代表尚宝剑等邀请市第四人民医院、市第二中医院、市妇幼保健医院的医疗专家走进社区、村庄开展义诊活动;针对群众反映农忙时节用工难问题,驿城区人大代表张昕峰召集多家品牌汽车4S店召开家门口招聘会,帮助居民在家门口就业。
在顺河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记者翻开人大代表网格履职台账,看到每条记录都详细标注着“收集-交办-督办-反馈-评价”的全流程信息。顺河街道人大工委还建立周汇总、月通报、季考评制度,将代表履职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并作为连任推荐的重要依据。
如今在顺河街道,“有事找人大代表”已成为群众的共识,“办事进网格”成为顺河街道治理的亮丽风景。活跃在顺河街道网格中的人大代表队伍,正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诠释担当。
责任编辑:徐明霞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5/0805/82735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