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社会 “零彩礼”催开文明花 ——探访“全国文明村”陈老庄村

“零彩礼”催开文明花 ——探访“全国文明村”陈老庄村

记者 刘金霞

夏日的豫南平原,晨曦初露。西平县盆尧镇陈老庄村,盆尧镇妇联副主席、村红娘协会会长陈春荣骑着电动车穿梭在绿树掩映的村巷里,车头的小喇叭播放着她自编的《婚俗新风三字经》——这是她的工作日常。

undefined

陈春荣向大家宣传陈老庄村的婚俗新风(资料图)。

从昔日“高额彩礼压弯腰”到如今“婚事简办领风尚”,陈老庄村的文明蜕变,如静水深流。2025年5月23日,“全国文明村”的金字招牌,为这个3170人的村庄加冕,也标志着其移风易俗、铸魂乡村的生动答卷获得肯定。

  党建领航 筑起文明“主心骨”

“这块‘国字号’牌子,是对咱深耕文明沃土最好的肯定!”该村党支部书记陈升辉手握奖牌,语气坚定。村“两委”以党建为引领,成立乡风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率先制定实施方案,将乡风文明创建绘入乡村发展蓝图。“一约四会”制度的全面推行,为移风易俗设立了“硬杠杠”。

undefined

如今的西平县盆尧镇陈老庄村(资料图)。

其中,严格落实“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勤俭节约”16字方针,成为村民的共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庄创新积分制管理融入村规民约,让“软引导”有了“硬抓手”。

红娘协会 牵出文明新风尚

面对令许多乡村头疼的“天价彩礼”顽疾,陈老庄村创新破局。村“两委”牵头成立18人的公益红娘协会,这支巾帼力量将全村175名适婚青年登记造册,建立信息库,积极与外村互联互通,搭建“婚缘桥”。协会成立以来,17场联谊活动欢声笑语,促成了21对新人“零彩礼”或“低彩礼”结婚。

红娘们的故事口口相传,“红娘线,新风牵,不要彩礼要明天”的朴素理念,悄然改变着村民的婚恋观。大操大办之风褪去,节俭、环保、温情的新式婚礼成为年轻人的主动选择。

  传承家风 文明入户润无声

文明的扎根,离不开家风的滋养。陈老庄村深谙“家风正则民风淳”的道理,大力开展“晒家风家训 传文明新风”活动,家家户户门前厅堂挂起的家训牌成了无声的教科书。

退伍军人陈朝军家门前,“尽孝敬祖 尽忠报国”8个大字道尽家国情怀;党员陈树申的“爱党爱国 勤俭持家”家训,朴素中彰显价值。“牌子挂出来,言行就要配得上!”陈朝军坦言。村民康凤兰和儿媳20多年如母女般和谐相处,不仅被评为省、市、县级“最美庭院户”,更让“婆媳亲全家安”的美德家喻户晓。

榜样引领 文明花开香满园

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陈老庄村常态化开展“最美系列”“文明系列”评选,180人次的先进典型成为引领风尚的灯塔。

村民赵爱珍的故事广为人知:3个女儿出嫁,彩礼分文未取,被评为“不要彩礼好岳母”。“嫁女不是卖女,孩子们幸福是最大心愿。”她朴素的坚持,登上了央视《焦点访谈》。其退还彩礼支持女儿创业的举动,更树立了“新岳母”的时代风范。

“二组雷全海家老人离世,按标准只办了一顿大锅菜,照样风风光光。”在村规民约的提倡下,雷全海带头简办白事赢得尊重。这些可亲、可敬、可学的身边人身边事,让高价彩礼、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的积弊无处遁形。

如今的陈老庄村,道路宽敞洁净,庭院错落有致,绿意盎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村规民约、家训格言等点缀其间,诠释着文明的深度。从“红娘协会”牵起的新式良缘,到“零彩礼”树起的道德标杆;从党员干部的率先垂范,到对“三留守”的温情关怀……一场由表及里的文明变革在这里开花结果。

“全国文明村”不是终点,而是陈老庄村迈向更高水平乡村振兴的崭新起点。陈春荣们的“三字经”依然在晨光中回响,文明新风,正持续滋养着这片生机勃勃的沃土,谱写着和美乡村的灿烂华章。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5/0808/82759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