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图片随手拍 北斗科技:淬炼“硬核”实力 绘就文明新篇

北斗科技:淬炼“硬核”实力 绘就文明新篇

记者 房满地

十年前,在驻马店市黄淮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园C403室,河南省北斗科技有限公司诞生。这是一家专注于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北斗导航定位技术的应用推广、信用信息平台的建设和运营等“硬核”科技领域的企业,历经艰难发展,成长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今年5月,这家以技术起家的公司又获得了一项温暖而厚重的荣誉——“全国文明单位”。

思想铸魂 红色基因融入日常

“每次参观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都像是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霍纪华的感受道出了北斗科技以思想铸魂的发展之道。公司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到组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从集体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到举办主题演讲比赛,丰富多彩的主题党日活动让红色基因深植员工心中。

走进公司党员活动室,党支部书记陈运强正在和员工拉家常,认真倾听他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困惑和需求。看似琐碎的聊天,实则是“三会一课”的暖心延伸。公司党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制度要求,并把党建工作融入企业发展全过程。

在北斗科技的每个施工现场,都飘扬着一面鲜红的党旗。“党建+服务”模式让每名员工时刻铭记责任与担当,他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参与爱心献血、清扫积雪、路口执勤等志愿活动。“作为党员,我始终冲锋在前,公司自发组织的志愿者团队紧随其后。去年下暴雪时,我们自费购买铁锹去路上清扫积雪,还收到了感谢信。”党员赵提说。

法筑根基 勤修内功精炼技能

“赵高有,下周去广州参加产品技术培训,这次轮到你了。”这样的通知,每月都会在公司听到。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北斗科技的发展“秘籍”很实在:鼓励并支持员工公费外出学习。通过参加各类培训、研讨会和讲座,员工不仅掌握了前沿的行业知识和技能,更拓宽了视野、更新了思维方式。

但比技术更“硬”的,是刻在骨子里的规矩。公司连续6年荣获“诚信单位”称号,还曾获评驻马店市政府采购“优秀诚信供应商”,这些荣誉背后,是公司着力营造的浓厚法治诚信氛围:定期组织员工学习最新政策法规、了解市场动态和监管要求,并邀请专家授课,帮助员工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治意识和风险防控能力。这些学习经历不仅提升了员工的综合素质,更为公司的法治诚信建设筑牢了根基。

以文化人 内生动力持续激发

“以前觉得道德建设就是喊口号,直到参加了公司的员工道德大讲堂、文明岗位礼仪培训,才发现这些都能实实在在地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员工刘爱娜翻着密密麻麻的笔记本说。

北斗科技定期开设员工道德大讲堂,举办道德模范评选、道德讲堂分享会等活动,让员工在深度参与中体悟道德力量,自觉提升道德素养。同时,加强文明岗位礼仪培训,并建立岗位考核机制,确保员工始终保持文明、热情、专业的服务态度。

公司的“暖心操作”不止这些:总经理陈运强多次为员工担任证婚人,送上新婚祝福;年会特别节目“为优秀员工父母洗脚”,深受员工及其家人喜爱;户外拓展、趣味运动会、“我们的节日”等活动,更成为员工释放压力的渠道……“公司不仅有各种培训课和学习资源帮助我们提升技能,每逢节日的活动安排也特别贴心。我觉得年会上为优秀员工父母洗脚这一节目设计得非常走心,既表达了对长辈的敬重,又让孝敬老人的传统美德深深扎根在每个人心中。”崔云霞说。

责任担当 爱心善举温暖社会

为助力乡村教育发展,北斗科技向驻马店市慈善总会捐款100万元,设立“杨小社教育基金”。这个名字背后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杨小社是总经理陈运强的母亲,虽目不识丁但极其重视教育,其理念深深影响了陈运强。母亲去世后,陈运强为继承和发扬母亲历经辛苦、克服万难重视教育的精神,成立了“杨小社教育基金”。

此外,陈运强经多方努力促成“公益支教进常兴,教育扶贫润学子”活动,连续两年把北京大学支教团成员请到汝南县常兴镇第二初级中学,为乡村边远地区学生拓宽眼界,助力他们全面健康发展。

不仅仅在教育领域,公司的“爱心清单”长得很:响应“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号召,与深度贫困村驿城区老河乡石古庄村签订结对帮扶协议,捐款捐物捐设施;捐赠20多万元改造扩建汝南县留盆镇陈庄村的中心道路;疫情期间,积极捐款捐物支持抗疫第一线,还通过驻马店市红十字会、河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渠道捐献现金和物资共计十多万元。

十年砥砺前行,北斗科技不仅在科技领域站稳脚跟,更用文明与温度书写了新时代企业的担当。站在“全国文明单位”这一新起点上,北斗科技将继续深耕技术、传递温暖,用实际行动诠释“科技让生活更美好,文明让社会更温暖”的深刻内涵。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5/0909/82991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