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天中 “聚”代表桥梁之力“推”人大工作之实
“聚”代表桥梁之力“推”人大工作之实
记者 张新理
沙河店镇人大主席团围绕村组道路建设等项目组织人大代表进行调研,并提出意见和建议,推动乡镇民生实事落到实处。(资料图片)
初秋时节,记者驱车前往驿城区沙河店镇,一条条崭新的村组道路在乡野间蜿蜒伸展,平坦的水泥路面在阳光下泛着光泽,清晰的道路标线指引着方向,整齐的行道树在微风中摇曳生姿。这样的景象,如今已成为沙河店镇每一个村庄的寻常风景。
“多亏人大代表聚力推进落实修建村组道路。”沙河店镇民发生猪养殖场经营者刘爱民站在新修的道路旁,脸上洋溢着喜悦,“现在的村组道路不颠簸了,彻底告别晴天扬灰路,雨天泥巴路的历史。最重要的是为我们养殖户铺就了一条致富路。”
从行路难到民心畅,从泥泞的村庄小道到水泥大道,一条条村组道路的变迁,见证着沙河店镇人大主席团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践行着“人民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时间回溯到2024年初。沙河店镇闫台村、会合幕村等7个行政村23个村民组的道路还是另一番景象:路面坑洼不平,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对当地1.5万多名村民而言,“最后一公里”成了制约发展的瓶颈。“最头疼的是下雨天。”闫台村村民张根柱回忆,“那时我去集镇卖菜,三轮车陷在泥里出不来,眼睁睁地看着蔬菜烂在地里。”
对刘爱民这样的养殖户来说,道路问题直接关系到生计。“饲料运不进来,生猪运不出去,每次运输损耗都比别人多。”刘爱民说。
群众的呼声,就是人大代表履职的“第一信号”。沙河店镇人大主席团迅速行动,组织辖区20多名人大代表开展“进百家门、听百家言”活动,通过板凳议事会、田间走访等形式,收集道路建设相关意见和建议57条。关于群众反映强烈的村组道路硬化问题,沙河店镇人大主席团按照“抓重点、议大事、求实效”的原则,结合“党建+”邻里中心建设,组织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推进乡镇民生实事解决。2024年2月,在沙河店镇人大主席团的推动下,村组道路硬化被确定为年度重点乡镇民生实事项目,明确建设标准、完成时限。
“这是我们首次采用乡镇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沙河店镇人大主席李培竹说,“把项目的决定权交给人大代表,就是把选择权交给人民群众,这样才能确保乡镇民生实事项目建设真正体现民意。”
建设村组道路,资金是关键。沙河店镇人大主席团创新推出多种筹资模式:争取上级友好单位拨款、成功人士捐赠、群众自愿出资。人大代表各显其能,有的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有的动员成功人士捐赠,有的组织群众出力。为确保村组道路建设工程质量,沙河店镇人大主席团建立代表监督小组包路段机制,每日一巡查、每周一汇总、每月一通报,对路基开挖、材料进场、路面浇筑等关键环节进行全程监督。此外,在外成功人士秦建业还为大秦庄村新修村组道路捐赠安装了50盏太阳能路灯,彻底解决村民出行难问题。
“这条路是出门的必经之路,我们当然要出份力。”闫台村村民自发组成义务监督队,配合人大代表开展质量监督。在道路建设中,该村村民投工投劳累计3200个工作日,不仅节约了建设成本,还增强了主人翁意识。至2025年8月,沙河店镇村组道路提升改造工程全面竣工,利用各方社会力量累计投资734.97万元,共修建水泥路13.3982公里,覆盖大李庄、闫台、沙东、苇子园等7个行政村,15772人受益。
道路通,产业兴。2025年,沙河店镇的蔬菜大棚从13座增加到26座,万庄村的特色农业种植规模扩大了一倍,大李庄村家家都用上了自来水。“现在客商直接开车到地头收购,每斤蔬菜的价格比往年高了两毛钱。”沙河店镇虎狼店村香椿园种植大户周昭贤高兴地说,“这条路真是我们的致富路。”
村组道路建设的过程,也是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过程,人大代表履职的积极性更高了,村民参与治理的热情更足了,干群关系更密切了。“现在村民见到人大代表,都愿意说心里话了。”沙河店镇人大代表、大李庄村党支部书记刘帅深有感触地说,“因为我们用实际行动赢得了村民的信任。”
“人大代表不是开会代表,而是干事代表,这是沙河店镇人大代表的共识。两年来,沙河店镇各级人大代表累计走访群众1.2万人次,收集意见和建议186条,推动解决村组道路、饮水、教育等民生问题11个,群众满意度达98.7%。”李培竹说。
条条村组道路,连着党心和民心。李培竹说:“我们将围绕乡村振兴、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重点项目进行调研,听取和审议政府相关工作汇报并提出意见和建议,推动乡镇民生实事落到实处。”
夕阳西下,新修的村组道路上,劳作一天的村民骑车回家,收购农产品的货车往来穿梭……一幅因路而兴、因路而美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沙河店镇徐徐展开。这幅画卷的背后是各级人大代表履职为民的生动写照,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更是中国式现代化驻马店实践在沙河店镇的精彩注脚。
责任编辑:徐明霞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5/0910/82999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