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社会 稻浪绘新景 田园赋华章
稻浪绘新景 田园赋华章
记者 许伟
稻田为纸,秧苗为笔,在确山县留庄镇,新时代农民用智慧与汗水绘制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初秋时节,确山县留庄镇稻田公园内,远处青山如黛,近处稻浪飘香。蓝天白云下,绿油油的稻田随风起伏,青山、村庄、田园相连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生态画卷。留庄稻田公园始建于2014年,如今已成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感受田园风光,体验农耕乐趣。
以稻为媒,从传统农业到农旅融合
留庄镇有着数百年种植大米的历史,地处国家二级水质的薄山湖核心灌溉区,土壤中富含硒、氮、磷、钾等元素,种植出的水稻颗粒饱满,品质优良。
过去,赵楼村是个传统农业村,村民祖祖辈辈依靠土地生存,一年忙下来,每亩地纯收入不足千元。
转机发生在2014年,留庄镇开始围绕“一粒米”做文章,打造稻田公园和观光旅游产业链,把富硒稻田打造成艺术公园。从最初占地200亩,发展到如今核心区占地1500亩,留庄稻田公园在2018年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留庄稻田公园采用“以粮为主、以画为媒、以项目带动”的发展战略,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
每年春季,公园运营公司联合专业团队设计稻田画主题,通过GPS定位栽种不同颜色稻秧,打造震撼视觉景观。专业的规划设计加上秧苗生长成熟周期的科学利用,使稻田画在整个夏季呈现出“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绝美变幻。
近年来,通过统一供种、统防统治、订单收购,带动周边七八个村2000余农户种植优质富硒大米近15,000亩,农户稻米售价较市场均价提高20%以上,且供不应求,年增收逾300万元。
目前,留庄稻田公园形成了诗田稻艺、接天荷叶、耕读传家、丰年留客、归田园居、智田有方等六大特色板块。稻草雕塑公园、百亩荷塘、功能性农产品果蔬采摘体验园、龙虾养殖塘、大型停车场等配套设施也日益完善。
2024年,确山县财政投入资金600万元,配套建设水稻育秧工厂及优质稻米精深加工包装车间,为稻米产业的全链条延展助力赋能。
联农带农,创新机制共享发展成果
留庄稻田公园探索建立了“公司带农户、田地可入股、投劳有薪酬”的联农带农模式。运营公司不断完善运营机制,实现与农户消费合作、利益共存、风险共担的经济合作模式。
在园区内设立文创产品、农家货展示销售长廊,村民们利用乡土资源进行稻草编织、米酒酿制、米糕加工等手工制作;村民的富硒米、稻田虾、走地鸡也深受游客喜爱。浓郁的乡土市场环境孵化出12家家庭商铺作坊、3个村级电商直播平台,2024年实现全产业收入500多万元。
2025年8月26日,留庄稻田公园举办了“稻梦田园·活力乡村”体育嘉年华活动,打造驻马店市首次稻田场景体育嘉年华。活动设置了浑水摸鱼争霸赛、蒙眼捉鸡挑战赛、摔哇呜大战、谷物归仓接力赛等特色项目,还有投壶祈丰年、旱地龙舟竞速、农耕知识擂台、舞龙热舞田间秀等趣味游戏。
河南省万村千乡农民篮球赛确山留庄站也激情开打,两支乡镇代表队在留庄镇篮球场展开对决。这种“体育+农业+旅游”的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生态宜居,描绘美丽乡村新图景
随着乡村建设的不断深入,稻田公园所在的大赵楼村成功创建驻马店市乡村建设示范村,宜居宜业和美的生活环境描摹了浓郁的乡愁。
留庄镇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把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持续努力,留庄稻田公园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旅游链条不断丰富,成为享誉中原地区、独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网红打卡地”。
傍晚时分,晚风拂过田野和乡村,夕阳的余晖把稻田染成一片金黄。游客们渐渐散去,带着亲手采摘的果实和满满的乡村记忆;农人们盘点着一天的收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留庄稻田公园的成功实践,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更重要的是探索出了一条平原农业乡镇无中生有,发展创意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的高质量乡村振兴之路。
正如留庄镇党委书记贾文斌所言:“我们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提升留庄富硒大米品牌美誉度,让群众通过生态农业增产致富,推动留庄镇乡村全面振兴发展。”
在这片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大地上,留庄人用智慧与汗水,以稻田为纸,以秧苗为笔,绘制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画卷。
责任编辑:梅雅平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5/0910/83001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