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卫计·健康综合新闻 天中的道地药材(第二十三期)——全蝎

天中的道地药材(第二十三期)——全蝎

 

【简介】全蝎是一味有毒性的平肝息风类中药材,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的干燥体。

【别名】虿、蝎、虿尾虫、主簿虫、全虫、茯背虫。

【性味归经】味辛、性平,有毒;归肝经。

【作用功效】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

【临床应用】1.肝风内动,痉挛抽搐,小儿惊风,中风口㖞,半身不遂,破伤风;2.风湿顽痹,偏正头痛;3.疮疡,瘰疬。

【主产地】驻马店市确山县西山,各县(区)均有分布。

【采摘季节】春末至秋初捕捉。

【注意】1.孕期和哺乳期妇女禁用;2. 血虚生风者慎用;3. 本品有毒,用量不宜过大。

嘿!你好,“我”是全蝎,其实“我”就是你们常说的蝎子,“我”在地球上至少已经生存了3.7亿年,堪称爬行类动物的活化石。

“我”被称为五毒之首,凭借蛇蝎心肠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但在善取万物精华的中医药人看来,“我”却是极好的药材。“我”虽毒但胜在以毒攻毒!

“我”作为中药材,被称为全蝎,意为整个的蝎子,是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的干燥体。别名有虿、杜柏、主簿虫、虿尾、全虫、茯背虫等。是最常用的动物药材。名声在外的“我”是天生的猎手,群养时会自相残杀。“我”在蜕皮前后的一段时间,体格最为虚弱,所以从一龄幼蝎长到七龄成年蝎要蜕六次皮,就要经历六次被同类吃掉的风险,最终成活下来的“我们”也显得尤为珍贵。“我们”需要经过一个简单的炮制才能制成全蝎。“我们”比较喜欢昼伏夜出,只需要把活的“我们”抓捕后,放在清水中洗去泥沙,放在煮沸的盐水里烫一下,其实是给我们进行脱水,然后放到阴凉通风的地方阴干就可以了。

“我”被炮制成全蝎后入药,味辛、性平、有毒,归肝经。全蝎入药始载于《蜀本草》,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中医认为“我”可以穿透筋骨,具有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的功效。对于头痛及风湿顽痹等症状具有显著疗效。因此,“我”在中药领域被誉为“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的良药,广泛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以及疮疡、瘰疬等病症的治疗。

“我”主要含蝎毒,是一种类似于蛇毒神经毒的蛋白质。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抗癫痫、抗惊厥、镇痛作用,对心血管系统具有抗凝血、抗血栓作用。此外还有抗肿瘤、抑菌等药理作用。蝎毒素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可用于治疗神经性疼痛、风湿骨痛和顽固性偏正头痛,此外也可以用于治疗淋巴性结核、风疹疮肿等多种疾病。“我”虽好,毕竟有毒,使用“我”时要严格掌握剂量,过敏体质者要忌用。

“我”在河南省驻马店产量高、质量好,不仅在中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独特的性味与功效也使得“我”在养生膳食中占据一席之地。通过合理的烹饪与搭配,“我”可以制成各种美味的养生菜肴,既满足人们对美食的追求,又达到养生的目的。“我”丰富着餐桌并治愈着疾病。

“我”——蝎子,虽是小虫,可不容小觑哟!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5/0911/83007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