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河南 特刊 | 中国农民丰收节:豫见好“丰”景

特刊 | 中国农民丰收节:豫见好“丰”景

1.jpg

近日,永城市演集街道铁西社区无花果种植基地迎来丰收季,工人们正忙着分拣刚采摘的无花果,保障市场供应。聂政 摄

描绘和美乡村新图景

□河南日报评论员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在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在河南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践行“两高四着力”,我们要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粮食生产是河南的一大优势、一张王牌。夺取粮食稳产丰收,要向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要活力,向农业科技要保障。从耕种到收获,农业生产的每一环节都离不开科技,科技已成为农业发展重要的驱动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引领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保护生态环境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业科技领域一分耕耘,往往带来十分收获。强化科技支撑,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河南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数据显示,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65.7%,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88.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我省深入实施种业振兴“六大行动”,“中原农谷”聚焦种业领域发力,实施农业良种联合攻关,小麦制种能力居全国首位,“新麦26”推广面积超过600万亩、居全国同类第1位……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7%,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超过45%。种业振兴行动,给农业现代化插上腾飞的翅膀,有力支撑河南粮食总产量高位稳产。

农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一两块示范田增产不稀奇,关键是实现区域性的均衡增产。近年来,我省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截至2024年年底,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808万亩,约占全省1.13亿亩耕地总面积的78%,粮食生产抗灾减灾能力大幅提高,有效抵御不良天气的影响,粮食安全的根基不断筑牢。

农业稳产打底,美好生活上线。今年的丰收节以“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为主题,各地秉承“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的宗旨,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农业主线、农村主场、农民主体,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为农服务和庆祝活动。丰收节已成为展示“三农”发展成果的重要平台、促进城乡消费的活跃市场和传承农耕文化的主要阵地。

“一县一业”“一村一品”蓬勃发展,“村BA”充满农趣,民俗文化村签约不断,苹果小镇游客络绎不绝,农村天地广阔,大有可为。一产兴,二产强,三产活,以农为媒,打通产业链供应链,让农业、文旅、体育加速融合,惠及千家万户。

立足我省省情,遵循农业科技规律,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推进农业实用科技创新,我们定能让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汇聚起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强大合力。

2.jpg

9月23日,许昌市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在禹州市开幕。图为梁北镇商户在展示粗粮制品。吕超峰 吕科 摄

以赛赋能 以会兴业 以节聚气

——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河南主会场侧记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文 刘一

秋分时节,硕果盈枝。9月23日,灵宝市焦村镇,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河南主会场活动隆重启幕。锣鼓声、欢笑声如潮水般涌起,汇聚成一片喜庆的海洋。

今年河南的主会场活动跳出传统节庆模式,创新融合“一赛”(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一会”(“豫农优品+美豫名品”展销会)“一节”(中国农民丰收节)三大主题,联动上演、彼此赋能,打造出一场可看、可玩、可体验、可共鸣的丰收嘉年华。

赛出乡村振兴新活力

23日晚7时,焦村镇体育公园篮球场内灯火通明,河南“村BA”总决赛开幕式火热启动,看台上座无虚席,掌声与呐喊声不绝于耳。

焦村镇曾获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全国群众体育活动先进单位等荣誉,全镇38个村实现篮球场全覆盖,农民球员的脚步从这里迈向全省甚至全国。

球员通道内,灵宝市西阎乡大字营村村民李宏伟与队友们摩拳擦掌、蓄势待发。“我们已经集训一个月,有信心打出好成绩!”他说。

这些球员,平日里是种地好手,球场上则是家乡的骄傲。在他们身上,劳动与热爱并行不悖,“村BA”赛出的不只是比分,更是新时代农民昂扬奋进的精神风貌。

接下来的几天,来自全省的农民篮球代表队将分为4个小组,展开40场的激烈较量。

会见现代农业新实效

与夜晚球场的炽热激情相呼应,白天的“豫农优品+美豫名品”展销会则呈现出一派繁忙有序、商机涌动的景象。

“开集喽!”23日上午,焦村镇红亭驿民俗文化村人流如织,一场汇聚全省农产品精华的丰收大集正式拉开帷幕。103家企业带来琳琅满目的特色产品:灵宝苹果光泽红润,信阳毛尖清香四溢,正阳花生颗粒饱满……从地道农产品到精深加工食品,从非遗手作到智能农机,一幅“豫农优品”与现代农业交织的丰盛图景跃然眼前。

电商直播间首次嵌入丰收大集,主播们热情洋溢,面向全国网友推介河南好物。线上订单接连不断,为线下展销装上“数字翅膀”。

展会不仅是产品的舞台,更是智慧对接、商机勃发的平台。

智能农机展区内,最新款的植保无人机、智能灌溉系统、东方红拖拉机等“硬核装备”吸引了大批农人驻足咨询。

焦村镇桃树种植户孙大哥对一架植保无人机产生浓厚兴趣:“这机器打药效果咋样?一亩地多久能完成?”展台负责人卫岩磊耐心讲解,并与他约定会后实地试飞。

用一台植保无人机给果树打药,作业效率可达10分钟3亩地,日作业面积超百亩,精准破解“农时紧、人力缺”的难题。

“以前打药靠人工背壶,一直想换设备。今天了解了无人机的能力,真想尽快有一台!”孙大哥的感慨,道出了无数小农户拥抱新技术的心声。

凝聚文化兴盛新气象

作为丰收节的本体,节日氛围并未因形式拓展而冲淡,反而因内容充实更显浓郁。

主会场周边,一系列融合乡土底蕴与文化创意的活动同步开展:非遗展示区内,灵宝剪纸、面塑传承人指尖生花,引来观众阵阵惊叹;民俗表演台上,秧歌劲舞、“喷空”诙谐,喝彩声此起彼伏。

更令人欣喜的是,Z世代的积极参与为丰收节注入了青春动能。

大学生创业一条街上,手工皂、美容服务、文创产品等创意摊位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这些摊位的主人,均来自灵宝技师学院的学生团队。此次该校共组织了50余名不同专业的学生参与,“把课堂所学转化为真实创业体验”。

从老一辈的非遗守护,到Z世代的学以致用,这条创业街悄然勾勒出乡土文化传承与人才振兴的融合路径。

丰收,不仅是五谷丰登,更是产业腾飞、文化焕新、农民笑脸绽放的综合体现。以赛赋能、以会兴业、以节聚气,让节庆流量变成发展“留量”,从文化自信迈向经济自强,真正书写出新时代“三农”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答卷。

3.jpg

9月23日,灵宝市焦村镇红亭驿民俗文化村丰收大集上,灵宝非遗面塑展台吸引众多观众。当日,河南省首届“赛会节”在灵宝开幕。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聂冬晗 摄

 锣鼓声洋溢收获喜悦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小萍 王雪红

9月19日上午,三门峡市陕州区地坑院景区内,陕州区2025年农民丰收节在此盛情开幕,农产品展台、非遗展演、美食街等同步开启,浓郁烟火气里满是丰收喜悦。

舞台上,“锣鼓庆丰收”表演率先登场,乡亲们手持簸箕起舞,把丰收的喜悦演绎得活灵活现;陕州锣鼓书艺人用方言唱着家乡故事,老人们频频点头;夫妻搭档表演的眉户剧《十二把镰刀》,递镰磨刃的动作如日常劳作般自然,引得台下大叔拍腿称赞;唢呐版《刘老根开场曲》响起时,老乡们跟着打节拍,直呼“这才是咱农民自己的节日”。

舞台下三大特色区域“火力全开”。农产荟萃区,展台上摆满“土味”好货:华硕苹果红亮脆甜,雨露香梨带着白霜,阳光玫瑰葡萄刚开张就卖了200多斤,笑意挂在了果农脸上。美食街里,大营麻花在油锅里翻滚作响,陕州面豆越嚼越香,羊肉汤鲜香扑鼻。非遗传承区,捶草印花艺人在白布上晕开青绿花纹,杂耍艺人抛接彩球引来孩童欢呼,陕州剪纸“丰收图”栩栩如生……

现场还有“云上”惊喜:西李村乡柳沟村驻村第一书记徐波化身主播,镜头里农户举着鲜红苹果,乡亲们挥手致意,将陕州丰收喜悦传递给全国观众。正如一位老乡所言:“收成一年比一年好,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金嗓子唱响美好生活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小萍 王雪红

9月19日,义马市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丰收金嗓”农民歌手大赛,在新区街道石门社区杂粮基地门前广场启幕,数百名群众欢聚一堂,共庆丰收节。

上午10时,在激昂的鼓乐声中,丰收节正式拉开帷幕。身着节日盛装的群众跳起农耕舞蹈,生动演绎传统农耕文化;民俗表演轮番上演,浓郁的乡土风情引得台下掌声不断。

特色农产品展区内,付村社区种植户杨国锋的摊位前人气十足。他举着黄桃向大家介绍:“这桃一个就有一斤重,没套袋、没打药,自然生长,一斤卖五块钱!我种了七亩地,今年能赚三四万元!”展区内,各类特色农产品琳琅满目,吸引不少群众驻足选购。

农民歌手大赛决赛环节气氛火爆。来自各涉农街道的13名农民选手依次登台,虽非专业出身,但是选手们的歌声却满含着质朴真情。石门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张小军作为一号选手,演唱《童年老家》后笑着说:“第一次登台有点儿紧张,但能在丰收节上唱歌,特别开心!”歌声引发全场共鸣,掌声和欢笑声不断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活动还同步开展了家电下乡、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服务,让农民们在欢庆丰收的同时,也收获满满的幸福感。

此次丰收节不仅为农民们搭建起了展露才艺的平台,更用歌声展现了乡村振兴的新面貌,为义马市乡村文化振兴注入了蓬勃动能。

饺子宴品出幸福滋味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史长来 汤传稷

9月23日上午,一场承载着温情的饺子宴在开封市产城融合示范区西姜寨镇爱思嘉大食堂开席。该示范区各有关负责人与各村的“长寿之星”“好婆婆”“好媳妇”“新农人”“守村合伙人”等优秀典型人物代表围坐在桌前,一起吃饺子,唠家常,以饺子宴为媒,共享丰收的喜悦。

当日,这里是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开封市分会场,活动现场布置得喜庆、温暖。上午10时,志愿者们就开始忙碌着包饺子。他们以新鲜食材制作的饺子,寓意着丰收的五彩硕果和幸福生活的多姿多彩。

当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时,大家同坐一桌,边吃边聊。群众分享着丰收的喜悦,干部们则听他们介绍各自的种粮心得,询问他们当下有哪些诉求。

西姜寨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举办这次饺子宴活动是为了庆祝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充分展现在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中的新风貌、新成就,通过共品丰收喜悦、共享美好生活的方式,彰显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与和谐氛围。 

版1.jpg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5/0924/83101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