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社会 石喜龙 27载医者仁心

石喜龙 27载医者仁心

记者 陈文科

“一针足三里,一针内关,扎下去没多久,患者腹痛的症状就缓解了。”近日,平舆县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中西医结合科副主任医师石喜龙回忆起从业初期的经历,话语间满是对行医初心的坚守。自1998年进入平舆县第二人民医院以来,他扎根临床一线多年,积极探索中西医结合诊疗路径,在实践中磨合、在坚守中精进,用专业医术为无数患者缓解病痛,成为中西医结合诊疗领域的中坚力量。

高考填报志愿时,他心中满怀着对临床医学的向往。然而,命运的齿轮因“服从调剂”悄然转向——他被录入了早期的中西医结合专业班,一个在当时尚属新兴领域的专业。彼时,中西医结合理念尚未普及,整个行业对这一新兴领域认知模糊,甚至存在诸多质疑。

“刚入学时,我心里也犯嘀咕,不知道这个专业未来能走多远。”石喜龙坦言。起初的迷茫并未让他退缩,反而激发了他探索未知的决心。

1998年,石喜龙毕业后进入平舆县第二人民医院工作,首站便是急诊科,后来还担任了3年急诊科主任。急诊科的工作节奏快、病情复杂,每天要面对各类重症患者。这段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西医在急救领域的高效快捷,也让他意识到中医在某些病症治疗中的独特优势。

然而,在从业初期,中西医结合之路布满荆棘。“当时西医觉得中西医没法结合,中医也不愿与我们这些‘半路出家’的年轻人合作。”石喜龙回忆道,面对行业内的排斥与质疑,他没有放弃,而是默默积累临床经验,将中西医知识逐一对比、实践。他随身携带笔记本,详细记录每个中西医结合诊疗的案例,分析两种医学在治疗中的优劣,不断探索适合患者的最佳诊疗方案。

从医多年,石喜龙始终扎根临床,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诊治疾病。在石喜龙的诊疗案例中,有太多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创造的“奇迹”。

几年前,一名安徽患者因特殊原因无法到河南就诊,通过远程咨询向石喜龙求助。石喜龙结合西医检查报告和中医辨证,为其调整药方,仅更换两味药,患者病情便明显改善。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中西医结合医师,石喜龙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和学术传承。他经常鼓励年轻医者学习中西医结合知识。他说:“中医不仅是医学,还蕴含深厚的哲学思想,学习中医能培养整体思维;西医则能让医者掌握先进的诊疗技术,两者结合才能更好为患者服务。”他提醒年轻医者,学习中医需要耐心和毅力,周期较长,不能急于求成。

对于中西医未来的发展方向,石喜龙充满信心。他说:“近年来,中医门诊量明显增加,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中医、选择中医,中西医结合的认可度也在不断提高。”

27载行医路,石喜龙始终以患者需求为导向,持续探索中西医结合的有效模式。石喜龙说:“未来,我将继续立足岗位职责,发挥中西医结合诊疗优势,同时带动身边年轻医生共同精进医术,以更扎实的专业能力为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助力医院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5/0925/83113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