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卫计·健康综合新闻 一个微创手术,让偏瘫5年的她即刻独立行走

一个微创手术,让偏瘫5年的她即刻独立行走

通讯员   周甜

“我能走了!我真的能自己走了!”近日,在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郑州大学附属脑病医院)神经外科的病房走廊里,59岁的王女士难掩激动,在医护人员的见证下,稳稳地迈出了5年来的第一步。这场时隔5年的独立行走,缘于一项名为“周围神经调控术”的先进技术在我市的开创性应用。

5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脑出血,让王女士的左侧肢体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她的左臂僵硬蜷缩,像被“锁住”一样,连简单的抬手都困难重重;左腿则软弱无力,无法独自站立和行走,日常生活完全需要家人照料。

“翻身要人帮,走路要人扶,感觉自己成了家里的负担。”5年间,这种无力感和心理压力一直笼罩着她。加之她本身还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病,治疗之路更是难上加难。

为求一线生机,王女士来到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该科林亚洲主任团队经过全面评估后,决定为她实施一项在河南率先开展的新技术——周围神经调控术。手术中,林亚洲在超声及术中电生理监测等先进仪器的“导航”下,精准找到控制肢体活动的关键神经,通过微创技术对其进行调控,从而“重启”肌肉功能,平衡异常的信号。

术后,王女士原本僵硬蜷缩的左臂立刻变得松弛,抬手高度轻松超过肩膀,甚至能摸到自己的后脑勺。更令人惊喜的是,经过这一次神经调控治疗,她就能在无人搀扶的情况下独立行走了。

看着自己重新听使唤的手脚,王女士的脸上绽放出久违的笑容,对治疗效果赞不绝口。这不仅是一次身体的康复,更是一次尊严和信心的重拾。

什么是周围神经调控术?林亚洲说,它是一项治疗偏瘫、脑瘫后肢体功能障碍的微创外科新技术。对于像王女士这样,因脑部损伤导致肢体痉挛、无力的患者,该技术能直接作用于手臂和腿部的“周围神经”,精准调整异常神经信号,从根源上改善肌肉痉挛、增强肌肉力量,从而恢复运动功能。

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团队长期致力于攻克偏瘫等顽疾,在河南省内较早引进并成规模开展此项技术。此次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该院在周围神经外科治疗领域走在了河南省的前列,也为该项技术在省内的推广应用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无数受困于中风、脑外伤后肢体活动障碍的患者和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5/0926/83122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