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卫计·健康综合新闻 胆囊息肉会癌变吗?
胆囊息肉会癌变吗?
胆囊息肉在我们的健康体检中,是非常常见的。那么得了这个疾病,我们要怎么办呢?它是良性还是恶性?是不管它,还是立即手术?今天就跟着这篇文章来了解一下吧。
胆囊息肉泛指向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的病变,呈球形,半球形或乳头状,有蒂或无蒂,多为良性。胆囊息肉可包括以下情况:胆固醇性息肉、炎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腺肌增生、其他少见病变。
分类与病因
胆固醇息肉是胆囊胆固醇沉着征的一种,最为常见,它本身并不是真正的肿瘤,体积较小,直径小于1cm,并有蒂。由胆固醇沉积形成,多与高脂饮食、代谢异常相关。结集的胆固醇晶体有细蒂与胆囊黏膜相连接,常为多发性。
炎症性息肉可以单发或多发,直径常小于1cm,由慢性胆囊炎引起,常合并有慢性胆囊炎及胆囊结石。
腺瘤性息肉胆囊的腺瘤性息肉可呈乳头状或非乳头状,属于真正的肿瘤,可单发或多发,直径为0.5cm~2.0cm,有时可更大,充满胆囊腔。腺瘤性息肉可合并慢性胆囊炎及胆囊结石,并一直被认为是潜在的恶性变,发展成为乳头状腺癌。
腺肌增生或腺肌瘤属于胆囊的增生性改变,可呈弥漫性或局限性改变,其特点是过度增生的胆囊黏膜上皮向增厚的肌层陷入,造成局部狭窄。
治疗与随访
患友比较关心的是如何选择随访观察和手术切除。一般认为直径在0.5cm以内的胆囊息肉常为良性病变,在1.0cm以上者,则可能为腺瘤样息肉或有恶性改变。根据数据统计,因胆囊息肉行胆囊切除的病例中,只有约四分之一(27.4%)为肿瘤性,其余的均为非肿瘤性。因此,提高对胆囊息肉的鉴别诊断,很有必要。目前认为,当胆囊息肉伴有临床症状、胆囊结石、直径≥1.0cm、无蒂、在观察过程中体积增大者,应行胆囊切除术;对于直径≤5mm的病变而无临床症状者,可追踪观察。另外因胆囊息肉有相当一部分为胆固醇性息肉,和/或伴有胆固醇性结石(即X线可穿透的结石),可选择口服熊去氧胆酸胶囊(优思弗或滔罗特),以促进胆固醇的排出。可以常规剂量是每日三次,每次1粒饭后服用。服用4~6个月后可以复查胆囊息肉或结石,若无明显缩小,则证明可能不是胆固醇息肉或结石。建议服药期间定期监测肝功能。
预防措施
饮食调整,低脂、低胆固醇、高纤维饮食,避免暴饮暴食;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控制体重;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胆囊息肉虽多为良性,但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需干预。定期体检和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早期发现和预防其进展。如有疑问,请咨询肝胆外科医生。(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 赵霞)
责任编辑:侯飞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5/0928/83134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