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图片影像力 汝南:碧波映城郭 幸福满岸线

汝南:碧波映城郭 幸福满岸线

记者 陈 诚 孙 普 焦 琳

走进汝南县河长制主题公园,清澈的汝河穿流而过,两岸垂柳轻拂水面,绿树倒影映在碧波里,偶有鱼虾摆尾划过,岸边啄食的小鸟擦过水光,又落回不远处的树枝上。一对老两口儿牵着蹒跚学步的孙子,踱步在彩色休闲步道上。老人指着眼前的景象说:“现在的变化太大了!水质清了,鱼虾都回来了,空气也好,没事来晒晒太阳,心里满是幸福。” 

北汝河沿岸种植的经济草皮。

这片让市民直呼“舒心”的滨水空间,正是获评2024年度省级美丽幸福河湖的北汝河(汝南县段)。谈及脱颖而出的关键,汝南县河长办负责人马胜峰直言,核心在于“领导重视+水质蜕变”——在河长制推动下,汝南关停非法排污企业、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再加上河道清淤、生态补水等工程,让北汝河水质稳稳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昔日“浑浊河”彻底变身“清水河”。 

创建之路并非坦途,资金曾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为保障河道整治、生态修复等项目落地,汝南县多管齐下:向上争取专项补助,将创建资金纳入县级财政预算,还引入社会资本,累计投入8000多万元,全用在了“让河变美”上。 

美丽的北汝河。

而真正让北汝河“出圈”的,还有藏在细节里的汝南特色。河岸雕塑讲述着梁祝传说,文化长廊镌刻着天中山故事,亲水平台沿用本地传统建筑风格,就连岸边绿植都是石榴、月季、垂柳这些汝南人熟悉的花木。市民漫步时,既能赏碧波美景,也能触摸家乡文化。更巧的是,当地还探索“河长制+高质量水经济”模式,沿岸种起中草药、经济草皮,既保护了水环境,又拓宽了百姓致富增收路。 

治水背后,还有科技“撑腰”。人工湿地里,水生植物静静吸附污染物,为河水“排毒养颜”;生态护坡用植被混凝土、三维植被网等筑牢河岸,兼顾稳固与生态;岸边的自动监测站24小时“站岗”,水质、水位、流量数据实时传往智慧河湖管理平台,一有异常便能及时处置。 

人与河湖和谐共生是幸福河湖的本质属性。为了让市民能安心“亲水乐水”,北汝河沿岸的设计满是贴心:亲水平台延伸至水边,让人能近距离与河水对话;休闲步道串联起健身区、儿童游乐区、野餐区,老人锻炼、孩子嬉闹、年轻人野餐各得其所;步道旁的座椅、公厕、垃圾桶等按需配置,夜间照明照亮河岸,让晚归的市民能安全漫步。 

“守好这湾清水,让鱼虾常游、草木常青,是我们工作的初心。”汝南县水利局负责人表示,“我们期待将这份幸福河湖的体验不断延续,让群众亲水而居、乐享水清岸绿,让北汝河成为滋养城乡、普惠群众的公共福祉。” 

风再次掠过河面,波光里映着岸边的欢声笑语。北汝河的碧波,不仅流淌着汝南的生态之变,更承载着老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这,就是美丽幸福河湖最鲜活的写照。

扫码看视频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5/1024/83294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