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法治政法要闻 驿城区人民检察院:用家庭教育为涉案未成年人架起爱的桥梁

驿城区人民检察院:用家庭教育为涉案未成年人架起爱的桥梁

驻马店网讯(通讯员 高静 赵海洋)“妈妈,之前我不是故意惹你生气的……我只是不知道怎么告诉你,我其实很害怕让你失望。”日前,在驿城区人民检察院对涉案未成年人帮教现场,15岁的小宇低着头,声音有些哽咽,他紧紧拉住妈妈的手,说出了心里话。一旁的检察官和司法社工相视一笑——这正是该院联合司法社工开展“守护未来·家检同行”家庭教育主题活动最想看到的“双向奔赴”结果。

 

在这场温情的活动中,没有生硬的说教,而是聚焦于“家庭动力”本身,引入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互动,帮助家长与孩子打开心门,在真诚沟通中解码行为背后的爱与期待,为涉案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注入温暖而坚定的“家庭力量”。

活动设置了“家庭雕塑”“角色扮演”等特色环节,检察官与专业司法社工组成复合型指导团队,系统阐释了萨提亚模式的核心理念,参与者通过肢体语言定格日常相处的典型场景,直观呈现家庭成员间的权力博弈、情感疏离等问题;在互换角色模拟对话中,父母得以从孩子的视角感受被误解的委屈,子女也体会到父母严厉背后的焦虑与期待。这种具象化的呈现方式,让抽象的心理机制变得触手可及。

“原来我的叛逆只是渴望被看见。”16岁的小林在分享环节红着眼眶说道。他的父亲感慨更深:“总以为赚钱养家就是尽责,却忘了孩子需要的不只是物质保障。”针对这类普遍性认知盲区,司法社工张小燕引导家庭绘制“冰山图”,共同探寻水面之下深藏的情感——那些未被言说的孤独、未被满足的安全感、未被认可的自我价值。通过沟通的基调,从“你怎么又惹事”悄然转变为“你当时需要什么支持”。

该院第五检察部检察官助理唐世豪在分享办案经历时动情地说:“很多涉罪未成年人并非天生‘顽劣’,他们的偏差行为往往与家庭沟通断裂、情感需求未被满足密切相关。而修复家庭关系,往往是引领他们回归正轨最温暖、也最有效的一步。”

一张薄薄的表格,承载的是家庭迈向新起点的厚重决心。活动尾声,每个家庭都在“我与我的家族”反思表上,郑重写下了对过去的梳理,对当下的觉察,以及对未来的承诺。

此次活动以“检察+社工+家庭”协同机制凝聚合力——检察蓝筑牢法治底线,社工纽带动态支持,家庭港湾激活动能,三者环环相扣织密保护网,让每一个青少年都在阳光雨露中茁壮前行。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5/1027/83302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