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河南 河南多地主政官员带队“出征”,为了啥丨顶端观察

河南多地主政官员带队“出征”,为了啥丨顶端观察

顶端新闻首席记者 孙科

四季度是定全年、保全局的“收官季”。进入四季度以来,河南多地主政官员带队“出征”,赴北京、上海、江苏等地交流对接、招商推介。

高规格“密集”考察的背后,是河南地市冲刺四季度,在产业赛道上寻求突破的决心。

41

开封→北京

瞄准汽车产业,加快培育千亿级产业链

近日,河南多个地市的市委书记、市长开启“招商模式”,北上、南下寻找合作机遇。

10月24日,开封市市长吴海燕带队赴京拜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兴林等座谈。

吴海燕明确,要加快培育千亿级汽车制造产业链,并希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在招引汽车核心部件、汽车仪表、改装车等领域的企业,以及技术产业化应用、产业生态构建、汽车产业人才培养和高端人才引进、政策研究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助力开封汽车产业全链条高质量发展。

陈兴林表示,在汽车产业链招引、专业展会举办及行业论坛组织等领域,加强与开封的合作交流;支持开封汽车产业核心零部件生产本土化,在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相互赋能发展中,加快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汽车产业是开封近年来最亮眼的产业之一,2024年,开封汽车制造产业链产值增长7.6%,特别是位于开封的奇瑞汽车河南有限公司,产量达到29.3万辆、增长26.4%,产值254亿元、增长33.2%。

42

新乡→北京

聚焦中原农谷,解决种业“卡脖子”难题

10月23日至24日,新乡市委书记李卫东带队赴北京市考察交流,拜访中国人寿、大北农集团、北京林业大学等单位,围绕中原农谷产业合作进行深入交流,并达成系列共识。

在中国人寿,李卫东表示,希望中国人寿充分发挥资金优势、专业优势,在中原农谷建设、科技制造、绿色环保、文旅康养、仓储物流等领域,不断深化拓展双方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在大北农集团,双方表示,将在生物育种、饲料加工、兽药疫苗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通过产业项目实施,高质量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在北京林业大学,李卫东希望中原农谷与北京林业大学加强深度合作,依托全国重点实验室开展联合攻关,解决种业“卡脖子”难题。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新乡曾明确提出“1+6+5”工作布局,其中“1”指的就是“超常规推进中原农谷建设”。今年,新乡市政府工作报告要求,以更大力度打造中原农谷2.0版。

43

洛阳、平顶山→上海

工业大市“前后脚”赴沪,招商推介、签约项目

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我省多个地市市委书记、市长赴沪交流。

11月5日、6日,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陈春江率队赴上海参加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出席洛阳市与长三角产业合作交流会,并走访考察有关企业。

陈春江在交流会上表示,今日之洛阳,战略机遇叠加,开放底色鲜明,产业基础坚实,资源禀赋优越,营商环境良好。会上,33个项目签约,总投资129.2亿元,涵盖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领域。

11月6日、7日,平顶山市委书记陈向平带队到上海市考察招商,与部分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洽谈。

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参观交流时,陈向平表示,平顶山在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储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与中船集团的发展布局高度契合,双方合作空间广阔、潜力巨大。

许昌→长三角地区

加速转型,构建现代化产业新体系

11月6日至8日,许昌市委书记杨小菁率队赴上海、江苏、浙江等地招商考察,对接重点企业,深化沟通交流,洽谈合作事宜。

此行,杨小菁分别到了输变电装备、电力新能源、高端芯片封测制造方案商等10多家企业参观交流,向企业介绍了许昌重点产业发展方向,邀请大家更多了解许昌,发掘合作商机,携手实现更大发展。

作为全省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地区,许昌被誉为“河南的温州”。今年,在产业发展方面,许昌目标明确——

以更大力度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加速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引擎;以更大力度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积极构建现代化产业新体系。

10月下旬以来

已有9地书记、市长带队赴各地招商

顶端新闻记者梳理发现,10月下旬以来,河南至少已有9名市委书记、市长带队“出征”,赴各地招商。

除上述5地外,还有信阳市委书记张宏伟率团赴长三角地区开展招商活动;济源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市委书记徐衣显带领示范区考察团到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考察对接;焦作市委书记李亦博带队到苏州、上海部分企业考察对接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工作;漯河市委书记秦保强带队在上海参加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参观考察、洽谈项目,并开展招商推介活动。

这些主政官员的行程轨迹,目的地集中在北京、上海等经济活跃的地区,考察招商的企业多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装备制造等领域,与自身布局的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十分契合。

如今,2025年已进入“最后一季”,各地开启“冲刺模式”,能否“精准发力”实现目标,值得期待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5/1113/83445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