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社会 电影《孤军北上》即将开拍
电影《孤军北上》即将开拍
纪念红二十五军长征胜利九十周年
电影《孤军北上》即将开拍
驻马店人担任总制片人 摄制组重走长征路
记者 王振江 实习记者 康佳一 图/张朝
1935年9月,红二十五军抵达陕北延川县永坪镇,成为长征中第一支到达陕北的红军队伍。为纪念红二十五军长征胜利九十周年,电影《孤军北上》即将开拍。11月16日,摄制组一行120余人,在总制片人魏国友的带领下,一路循着红二十五军长征路线重走长征路。
泌阳踏迹,追忆军民鱼水情
当日一早,《孤军北上》摄制组从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信阳市罗山县何家冲出发,途经驻马店市泌阳县高邑镇,当日下午到达南阳市方城县独树镇。

在独树镇烈士陵园向烈士敬献花篮。

摄制组在独树镇烈士陵园感悟长征精神。

红二十五军在泌阳县龙泉寨驻地旧址。
作为红二十五军长征途中的重要转折地,泌阳县高邑镇曾见证红军绝境逢生的关键历程——当年红军转战至此,当地农民挺身而出、全力相助,用朴素的行动搭建起军民连心桥,留下了广为传颂的“一块银元”佳话,也为红军成功冲出泌阳象河关争取了宝贵时间。摄制组沿红军足迹探访调研,力求用镜头还原这段热血往事,让军民同心的精神得以银幕再现。
后人述往,王雷生讲述父亲王国华的往事
抗战英雄王国华的儿子王雷生与摄制组共走长征路。在长征路现场,王雷生向本报记者深情追忆父亲的革命历程,详细介绍了王国华以确山竹沟为中心,创建鄂豫边游击根据地的艰辛岁月。

全媒体记者采访了王国华的儿子王雷生(左)。

摄制组启用大型航拍设备。
先辈们为民族解放挺身而出的壮举,让在场人员深受触动,也为影片注入了鲜活的精神内核。“父辈们的丰功伟绩深深镌刻在子孙后代心中,红军长征的历程能被后人永记于心,并且被拍摄成为影片,让人感觉十分欣慰。”王雷生热泪盈眶地说,这份红色精神也将随着影片传递给更多年轻人。
乡贤制片,匠心回馈桑梓情
影片总制片人魏国友,是土生土长的驻马店遂平人,现任河南颂勋文化传媒总经理,也是电影《杨靖宇》的总制片人。他谈及此次拍摄,难掩对家乡的深厚情怀,坦言自己始终敬佩驻马店人民、大别山人民在红军长征时期作出的重要贡献。

摄制组在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何家冲。

红二十五军在何家冲的战地医院旧址(资料图)。
“家乡的红色土地孕育了不朽的革命精神,我有责任、也有义务把这段历史拍好。”魏国友表示,将以匠心打磨影片细节,用高质量的作品回馈家乡父老,让红色基因在银幕上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据悉,《孤军北上》即将全面启动拍摄,影片预计2026年与观众见面,将凭借极具冲击力的视觉效果与厚重的历史底蕴,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征程,致敬不朽岁月。
责任编辑:梅雅平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25/1117/834661.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