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评论 “太太炒房团”的危害值得警惕

“太太炒房团”的危害值得警惕

 

□毕晓哲

 

这两天,一支近百人的温州太太炒房团队伍在“团长”陈先生的带领下,正活跃在广西贵港一百货大楼楼盘。一听杭州好楼盘有风吹草动,陈先生马上带队“杀奔”杭州。(825日《钱江晚报》)

作为广大“房奴”中的一员,笔者对于温州太太炒房团们本无成见,人家有钱,想炒就炒,法律都无从干涉,小老百姓着的哪门子急?但事实却非如此,从近期和长远来看,温州太太炒房团“四面出击”、逐利于房产市场,最终祸害的又何尝不是买不起房的普通百姓?

一个城市的商品房拥有量短期内不会有太大改变。因为土地政策紧缩,一些开发商们刻意“囤地”,楼盘量将维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那么,“外来游资”的突然注入,必然打破基本平衡,导致需求远远大于供应的假象。即便普通百姓不从炒房者手中直接购买“二手房”,但楼市价格已无形拔高,“畸高”房价之下岂有“完卵”乎?

温州太太炒房团一旦看好了楼盘、价位,往往像购买“白菜”那样成幢整层甚至成片地购买,炒房团能够搅起一个城市楼市的“腥风血雨”并不是什么神话。而炒房团就是赤裸裸地牟利!低位吃进,价位炒高时迅速出手,以赚取巨额的中间差价为其本质。这些中间差价根本上来源于众多“房奴”,炒房团又岂不是在“吮吸”“房奴”们的血汗。

据权威资料估算,温州炒房团手里攥着1000多亿元人民币的活跃资金。这个巨额资金数字放诸当前经济趋稳、全国各地楼市价格普遍环比、同比飙升的前提下,未必是什么好事。巨额投机资本的注入,除了直接令房价“飙升”外,还会干扰正常的金融秩序,影响到其他产业资本供应量的平衡。生产领域注入的资金将相对减少,中小企业扩大生产、转变结构将更加困难。

温州太太炒房团担当的完全是“一已之私”的角色,并不像一些私营企业那样有着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纳税意识。投机钻营是炒房团的常态,炒房的过程,也就是百姓的收入间接卷入炒房者个人腰包的过程,也是让统计数据失真以及影响房市和经济正确判断的过程。

盲目的炒房之风,于炒房者个人之私有利,却于国于民有害无益!国家应该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对温州太太炒房团现象予以规范。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1/8801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