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评论 如此教学,播下龙种收获跳蚤
如此教学,播下龙种收获跳蚤
□刘 畅
“砰!砰!”12日上午,安静的武汉市积玉桥学校校园内传来两声“枪响”。循声而去,枪声来自该校九(4)班,学生李贵阳站在一团白烟下,手拿一把发令枪一脸兴奋。原来,该班正在进行一次特殊的化学考试表彰。化学老师马士宙称,考虑到发令枪利用了红磷燃烧的化学原理,便决定将其定为化学考试的奖励(
又一个“播下龙种收获跳蚤”的教育实例。根据我国枪支管理使用相关规定,发令枪、射击运动枪仅限于有组织开展的体育游艺活动使用,个人不得持有和买卖。显然,表彰行为不属于体育游艺活动,故使用非法。化学老师单凭一腔热情,异想天开地为学生另辟蹊径进行表彰,虽勇气可嘉,却成为“始作俑者”,令人哭笑不得。
新闻中有两个细节,一个是鸣枪学生一脸兴奋,另一个是台下同学流露出羡慕的表情。抛开相关法律规定不谈,“鸣枪”教学真的是皆大欢喜吗?学生为何兴奋?是因为目睹了红磷燃烧的化学反应,还是手握真枪“感觉超棒”?答案显而易见。如此教学确实“一鸣惊人”,表彰所引发的连锁反应令人忧心。譬如,男孩们会陷入对枪支的盲目崇拜中,女孩们则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惊吓。这样的结果,不知那位天真的化学老师是否有所预料。
也许,在该化学老师看来,发令枪不是枪,里面没有子儿嘛。可学生未必是这样想的。这跟学生早恋很相似,老师家长对此群起而攻之,可有几个孩子能听进去,还不是“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哥哥我在后面把妈挡”?发令枪的余威也是如此,你说枪是为见证红磷燃烧反应而鸣,可或许学生们更多体会到的是“一鸣惊人”的荣耀与枪支带给他们的震撼。这算不算是“暴力教学”的一个雏形呢?
这年头,走在大街上冷不丁发出一声尖叫还会吓瘫几个,何况那“砰!砰!”两声枪响。目前我们还想知道,倘若家长知道老师如此表彰,还会有这么多的学生如数出席吗?只怕这名化学老师“鸣枪之意不在奖”,无非想弄出点儿动静,让全国人民都听见。
责任编辑:guanli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1/8828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