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评论 如此“贿选”

如此“贿选”

 

□叶祝颐

 

为了让孩子当上学校大队干部,家长在校门口拉选票,并给学生评委小礼物,或是承诺当选后请客。个别候选生拉票时软硬兼施,甚至威胁同学。近日,武汉市武昌一所小学大队委员改选,上演了如此“暗战”(1017日《楚天金报》)。

少先队大队干部的选举产生本该充分尊重学生意愿,遵循严格的程序要求。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少先队大队委员改选,竟然上演了家长送礼、请客拉选票,候选学生软硬兼施、威胁同学的“贿选”场面,令人惊讶。

由于孩子善恶美丑的辨别能力较低,他们的模仿能力强,面对成人社会的种种不良现象,他们会感到好奇。而且,小学生“贿选”不仅与现在孩子发育早熟、影视题材和社会现象熏陶刺激有关,还折射了家庭教育不当、学校教育缺位。该个案实际上给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敲响了警钟。

小学大队干部选举为何会引发如此“暗战”?据报道介绍,每年小升初前,优秀初中会向各个小学提前了解优秀生源的情况,优秀的学生干部是他们自主招生考察的重点之一。近水楼台先得月,担任大队干部有利于升入优质初中学习。因此,家长送礼请客,贿赂学生评委,其动机不难理解。教育资源配置不均,优质初中资源稀缺,无疑是小学生贿选的重要诱因。不过,更令人担心的是,小学生贿选对校园生态与学生健康成长的负面影响。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1/8841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