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评论 面对虐童案我们不应“无能为力”
面对虐童案我们不应“无能为力”
□杨耕身
我们看见:贵州6岁女童婷婷被亲生父母用烧红的火钳烙烫;西安2岁女童蓉蓉被打得遍体鳞伤后扔在街头,医护人员问蓉蓉要不要去找爸妈时,孩子大哭着说:“不要、不要!”;在亲生父母毒打之下,宁波一名小男孩满脸是血,背部中刀,头皮局部脱落;上海一名4岁孩子被父亲毒打后,满身伤痕离开人世。
上述那些孩子,不仅要承受来自父母所谓“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观念,更要承受父母将孩子视为私有财产并可以任意处置的“家长思维”。西安博爱儿童虐待预防救助中心来自美国的项目发展官员Krista将这一现象称为,“中国式的虐待”。
或许作为一种被迫承受的虐待,并没有中国式与美国式之区别。2006年,联合国曾经发布调查报告,揭露虐童现象在全球普遍存在,并指出,这份报告向人们揭示了一件全球性丑闻。有人悲观地评论说,“只要有人存在,就不会停止虐童”。或许这是一种实情,但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能因此对这类现象置若罔闻或束手以待吗?
上述虐待事件的根本或许在于,我们总是对虐童现象一再“无能为力”。一位专家表示:“贵州的婷婷事件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婷婷的父亲用残忍的手段虐待自己的孩子,但他只被行政拘留5天后就释放了。而且因为没有进一步的法律保护,婷婷伤愈后还得回到原来那个有严重问题的家庭。”同婷婷案如出一辙的是,在“宁波虐童”事件报道中,政府相关部门或机构都表示,由于存在法律、政策等方面的空白,他们也无能为力。
有的时候,家庭并不总是意味着美好与温暖,当它成为虐童的“地下室”时,我们不能以一句“无能为力”就将责任推脱干净。因此,校正上述虐待现象,除了急需法律的完善与介入,也需要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在内的“集体觉悟”。
就像是一种意味深长的安排,每年的
责任编辑:guanli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1/8867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