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评论 韩红“当官论”背后的隐忧

韩红“当官论”背后的隐忧

 

□傅万夫

 

2009年年初,歌手韩红任空政文工团副团长,军衔5级。事后接受媒体采访,韩红表示自己接任空政文工团副团长一职,目的之一就是为拥有话语权。这样就可以替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说话(1118《天中晚报》)。

  韩红对当官的理解并没有错,当官了,其背后所赋予的包括话语权在内的权力也随之而来。而这些权力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帮助韩红完成很多以往无权时渴望完成的事情。比如推荐和培养优秀的年轻人,等等。

但韩红对于话语权的渴望,延伸出了很多深层次的陋习。为什么必须当官才能推荐更多的年轻人?

或许,我们并不能责怪韩红不忌讳自己的当官愿望。但我们却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官场文化已经渗透到艺术的业务领域。这种权力之风所到之处可能带来的影响,才是我们对韩红当官只为拥有话语权的潜在担忧。它可能会搅乱艺术圈,让官员手中的权力变味,甚至成为很多潜规则的保护伞。在这种体系、制度和权力下,人才选拔完全成了权力的跟屁虫。

在我看来,韩红对于自己当官的阐述,价值不在于她是否真的要成为文化人才的伯乐,更重要的是,她不经意的一个当官理论,隐晦地暴露出很多寄生在文化等行业中的官员的权力影子。这些影子,无时无刻不在侵蚀着行业的躯体,无时无刻不以牺牲更多优秀人才为代价,满足着权力的渴望。

韩红当官似乎有着很多无奈,这些无奈背后的因素或许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如果文化等行业真的变成了官员的后花园和施展权力的舞台。那么,无论是艺术还是其他行业,都只能成为权力的附属品。而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化指导思想下,这种赤裸裸的权力渴求,是一种极强的讽刺。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1/8867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