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评论 珠峰上的苍蝇离我们有多远

珠峰上的苍蝇离我们有多远

 

□毕诗成

 

100多个国家领导人将聚集哥本哈根,商讨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媒体也用了很严重的字眼:哥本哈根将是人类改变气候变化的最后机会(昨日新华网)。

问题真的严峻!英国《卫报》摄影师去世界各地拍摄那些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人:他们去南太平洋地区,看到被海水淹没的岛屿;他们爬上高山,看到冰川融化;他们走进沙漠,看到沙漠正在扩张;他们去了北极,看冰盖正在消退……就在今年年初,尼泊尔登山队员在珠穆朗玛峰5000多米处发现了苍蝇,过去苍蝇在此高度根本无法存活,但它现在确实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全球数家媒体发出倡议,号召大家“从节约一个塑料袋开始,从乘坐公交车开始,从关掉身边的电灯开始,从哥本哈根开始……”。道德倡导不管听起来多美妙,实际作用都注定有限。要害在于,这种生活方式怎样成为更多人的选择,而不仅仅是环保自觉者的“高尚付出”?有没有能力协调好各方利益,推动低排放发展模式的巨大转变;有没有能力转换过度依赖能源发展的方式,创造新模式实现美好生活。只有来自国家层面的接受与律动,才能令这个全球难题踏上一个良性的轨道,这正是全球瞩目哥本哈根的根源。

中国公布减排目标得到国际认可、印度放弃消极态度表现诚意,都被解读为这次会议的积极因素。而华盛顿是否屈从于“高碳排放”,碳“限量及交易”体制能否在本国立法,各国达成的减排协议怎样确定约束力……都被视为会议的重大变数。或许,在倡议各国人民环保自觉的同时,也要倡议各国政府的环保自觉、妥协与合作。毕竟,某种意义上讲,拯救全人类的命运,已经成为这个地球上最大的政治!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1/8883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