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评论 治理惰政

治理惰政

 

□叶祝颐

 

网上“偷菜”、上网聊天、炒股、玩游戏、空岗……青岛市行政效能中心近日用10天时间集中暗访,发现个别行政机关及窗口单位存在近百条问题,有近60名公务人员受到不同程度处理(昨日《西安晚报》)。

惰政现象大行其道的原因主要在于,有的地方、有的部门作风涣散已成了“潜规则”;而且有的机关单位对工作作风没有建立问责制度或者说问责制度形同虚设;还有的单位和部门缺乏激励机制;当然也有部分公务人员“铁饭碗、保险箱”的心理在作怪。

改变公务人员的惰政作风,指望媒体曝光,相关部门“不同程度处理”并不现实。如果公务人员面向民众述职,服务对象对公务人员拥有监督权、考核权、评价权,且评价意见影响公务人员政绩考核与官帽饭碗,高调“偷菜”、炒股的公务人员当然会有所顾忌。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1/8908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