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评论 孝心只是“公权私用”的遮羞布

孝心只是“公权私用”的遮羞布

 

□雷  

 

 黑龙江东宁县的任红华等两名推销员向一个老太太推销了面值为300元的电话卡。老人在买卡后报案,认为自己上了当。随后,12名业务员被抓。参与抓人的有老人的儿子王丛岭,他当时是刑警队副中队长。12人中5人被拘15天,7人被拘34天。34天后,检察院认为任红华等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不予批捕(昨日《新京报》)。

本来你情我愿的买卖,最后却带来了12个人的牢狱之灾,看来生意风险不仅止于市场,还需要高度重视顾客,碰到“权力他妈”,还是要礼下三分,打折白送都是应有之义嘛。不然,母亲买东西不划算,为了退款,儿子就抓人,为母讨回“公道”。看着自己孩儿,不但讨回了钱财,还教训了“饶舌”的推销员及其同事,威风八面,甚悦母心。或曰:孝心可嘉。

警察为母“讨回公道”不禁让人想起了很多老故事,某某亲人受冤屈,子女便发奋勉力,最后功成名就,为亲人解脱困厄,惩治加害之人。就像《白蛇传》中,许仕林高中状元之后,解放自己的母亲,这种故事不知赚取多少人的眼泪。但其实质,并不是孝心起了作用,而是这些人获得了权力,而这种拯救并非是辨明是非后的纠偏,只是权力的一次运用而已。

王副队长要回钱财,他并不是去电话卡销售公司协商,而是动用自己手头的权力,施以强制,迫使这些人屈服,12个可怜人就这样被投于监所。最后,可爱的王副队长还认为卖卡人所退的300元钱是“感谢费”。这个过程,实在是权力“个性化”运用的一个标本,先以威风折服,继而强力施压,后来还不忘让被损害者“谢恩”。

但是,“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的王副队长失察的一点是,为母“申冤”本是个人维权的隐秘过程,却容易让人看清权力私用的本质。而所谓孝心不过是一张遮羞布,更多地在于背后的权力演练。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1/8922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