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评论 800万元补贴机关幼儿园是权力自肥

800万元补贴机关幼儿园是权力自肥

 

□王石川

 

据报道,广东省人大代表发现,广东省文化厅幼儿园、卫生厅幼儿园等四个省级部门办的幼儿园纳入财政预算。有一家机关幼儿园需要支出1016.62万元,其中,财政拨款656.26万元,“其他资金”360.36万元。这4家幼儿园,今年支出超过1500万元,有800多万元来自一般预算开支(131《京华时报》)。

在“上幼儿园比上大学贵”的现实语境中,4家幼儿园获得高达800万元的财政预算,乍看起来,令人欣慰,难道坊间孜孜吁求的“将幼儿教育纳入公共服务范畴”,已经由愿景变为现实?但细加辨析,便发现表错了情、会错了意,因为有资格享受财务预算的只是4家机关幼儿园。换言之,这些幼儿园是有权力背景的,一般幼儿园,更遑论民办幼儿园,是根本就无缘“染指”的。

公共财政的要义在于公共,它来自公众,就应该普惠于公众,而不能用于少数特权群体。因此,在幼儿园尚未纳入公共服务范畴的前提下,这些财政资金要么不指向幼儿园,要么指向全部幼儿园,而不能只用于这几个机关幼儿园,仅使少数人受益。须知,有资格进入这些机关幼儿园的多是官员子女,一般人只能望而生叹。

值得一提的是,该事件之所以被暴露出来,是因为一些广东省人大代表眼光敏锐,从《广东省2010年省级部门预算草案》发现了端倪。再联系到去年广州市财政局“晒”预算,有心人发现:“为上千万广州人服务的公交系统,一年得到的财政补贴资金才7000万元,可9间政府机关幼儿园一年获得的财政补贴资金就有6000万元!”两厢对照,不免黯然和费解。为何机关幼儿园屡屡享受到天价财政资金?是谁编制的预算?又如何能轻易通过?还有多少机关幼儿园享受政府财政资金?这种现象已经存在多少年了?享受的财政资金加起来有多少?这么多年为何能够一直隐而不露?

显然,只有回答这些疑问,才能回归公共财政伦理。

因此,反思这起风波,有两点需要追问:一是财政预算应该公开透明,纳税人的每一笔钱都要用好。二是早日将幼儿教育纳入到公共服务的范畴,而不是让少数官员的孩子提前进入共产主义。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1/8927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