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评论 注视一种夸张的表达“保密新招”

注视一种夸张的表达“保密新招”

 

门前溪/   王成喜/

湖北十堰市劳动社会保障局在招考公职人员时,题目由局长发短信给考官,考官再写到黑板上。对此,有网友在网上发帖说,考场秩序混乱,整个过程“形同儿戏”(昨日《潇湘晨报》 )

从表面上看,试题在考试之前只有局长一个人知道,应该是相当“保密”了。可局长也有可能泄题,局长不是圣人,谁能保证局长不泄题?

正规的考试应该是将试题印在试卷上,监考人员认真监考。可想而知,考试时还要抄试题,如何保证考场的纪律?针对招考公职人员所需要的考试“常识”,身为局长,不会不知道。可局长竟然敢超出“常识”,将试题放在自己身上,敢规定由考官抄试题,这一怪异现象,显然不是“保密”两个字所能解释的。

浙江平阳电大招聘教师,应聘该校法学专业教师考试的三人中,只有一人有成绩,另外两人均得零分。而这名唯一获得成绩、并最终进入拟录用人员公示名单的“林廷耀”,身份就是该校校长林传杯的儿子。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公平最能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公开招考的目的就是保证公平公正,而做到这一点只需要把与招录有关的信息置于阳光下,以剔除权力的干扰。

局长短信传考题,既破坏了公招的公平、公开、公正,又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上级部门应该查一查,究竟谁能考取。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1/8933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