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评论 “40岁后买房”只是一段相声
“40岁后买房”只是一段相声
□秦皖
在
如果说任志强“中国年轻人就该买不起房”的论调让2009年充满感伤,那林元和“40岁前租房40岁后买房”的建言则让来年显得愈加悲凉。不同的是,任志强的“买房论”是基于既得利益的固化,而林元和的“买房论”则是源于一则相声之后的情感认同。
咂摸林元和的利弊之“考”,其间的确充满了时代特征,甚至可以说是当下大部分城市居民的人间常态,比如“一旦和银行签约,就成了房奴,见了领导一点意见也不能有,只能哼哼哈哈。为啥?就怕被炒鱿鱼。如果是租房子,每个月还能有剩余,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可以旅游,见了领导也可以争论争论。”
持允而论,林委员的生动解析的确校准了当下城市居民的心理轨迹。但常识告诉我们,一切脱离实际的建议都是对民众的一次挑衅。
首先,林元和“40岁租房论”的前提是公共租赁住房的快速推进。但资料显示,公共租赁住房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可以在既定政策的强压下顺利推进。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刘洪玉称,建设公共租赁住房的问题在于长久的资金来源。而目前,我们国家大多数房地产企业并没有具备这样的资金实力。刘洪玉认为,由于公共租赁房建设的周期性较长,企业回笼资金的速度非常缓慢,但由于这种住房总量可能较大,所以单纯依靠政府补贴并不现实。
可能有人说,刘洪玉的资金瓶颈论只是就全国整体而论,作为中国经济强市的佛山市未必如此。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从刚刚召开的佛山市人口计生工作会议上得知,目前佛山市常住人口(含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达557万人,且佛山市已进入第四次生育高峰,加上已有的庞大人口数量和持续增加的流动人口数量,佛山市将长期存在人口基数大、流动人口多的状况。
其次,“40岁买房论”的假设前提是个人工资的持续上涨和房价的停滞不前。但这样的美好期望只是民众的一厢情愿。去年11月12日,在北京召开的“‘后危机时代’的全球金融与中国机会”主题论坛上,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称,中国房价持续上涨的推动力将长期存在。
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步履维艰,是现实之艰,房价持续上涨是未来之惧。在现实和未来双重的逼迫下,“40岁前租房40岁后买房”只能来源于相声且沉寂于相声。
责任编辑:guanli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1/8943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