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评论 征收房产暴利税有助于抑制房价吗

征收房产暴利税有助于抑制房价吗

      梁灵芝

    国资委近日出台决定,要求78家非地产业为主的央企限期退出地产。(319《人民日报》)

       国资委分配局局长熊志军对媒体表示,国企进入不是导致高房价的决定性因素,但此举造成房地产的利益格局面临挑战,因此国企在受“夹板气”。他建议征收暴利税来控制房地产行业的利润。(321《重庆晚报》)

       笔者以为,非地产企业退出地产,当然是好事。“两会”后北京一日内产生三“地王”,国企投资不惜血本,在一定程度上推高地价,使房价进一步攀升,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征收暴利税”的建议,想以此控制房地产业的利润,对于抑制房价却未必有实质性的帮助,可谓“重症偏治”。

       房子既然是一件商品,就应该有成本和价格,把地价、成本价、运作价、工人工资一统计,房价成本就出来了。造成房价上涨的因素很多,土地资源的稀缺造成地价的攀升,建筑材料的价格上涨,工人工资的上调,居民改善居住条件的刚性需求等,都造成了房价的节节攀升,实际房价超过成本过高的话,就形成了暴利。前不久,上海、北京、深圳接连出现超过10万元/平方米的“天价楼盘”,号称全球最贵豪宅的上海汤品一臣平均售价66万元/平方米,其实际成本不过11万元/平方米。

       大大超过成本的高售价和开发商追求的巨额利润,才是形成暴利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只有在价格的制定或控制上入手,从源头上控制暴利的产生,才是治理楼市的根本。

       事实上,当前房价暴利并非完全取决于供求关系,而是由投机和炒作等因素造成的。

       控制暴利应该是事前的,而不是事后的控制。征收暴利税这种办法不过是剥夺了房产商的收入,把收入从开发商手中转到国库里而已,而与降低房价、让利于民没有任何关系,更不能从根本上抑制房价,惠及民生。征收暴利税表面上是把房产商的所获暴利通过税收杠杆进行调整,然而这有可能形成成本的转嫁。因为房产商完全有可能把属于自己的付出,通过进一步价格的提高,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更何况征税只是暴利的一小部分而已,更多的却落进了房产开发商的腰包。

       有人会说,国库收入增加了,国家富了,可以出台更多政策惠民,比如推出更多的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等。   

       但是,与其在房价过高时政府采取各种方式对居民进行补贴,倒不如政府对房价进行适当的行政性干预,抓住其虚高的命脉,从源头上对房价进行适当调控,让房价更合理,既让开发商有钱赚,乐得为国家推进城镇化进程作出贡献,又能让老百姓住有所居,何乐而不为呢?

       以笔者愚见,可以实行成本倒推法,加上一定的利润率,最后确定一个最高限价,在最高限价内,允许房产交易,这样,就可以避免开发商随意定价,跟风涨价,也能减少“炒房”带来的泡沫效应。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1/8958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