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评论 每一位遇难者都是有名字的
每一位遇难者都是有名字的
□丁 寅
美国当地时间
“我们怎忍让他们失望?一个依赖矿工的国家怎能不尽全力履行职责保护他们?我们的国家怎能容忍人们仅因工作就付出生命”。奥巴马的这些话,足能打动大洋彼岸的我们,更别说一同出席悼念仪式的西弗吉尼亚人。
动情话语的背后,是对生命的尊崇。
29名遇难矿工和他们的家人,也许没有投票支持过奥巴马。奥巴马曾两次失去西弗吉尼亚州的“选举人票”。
但矿难发生后,他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不能接受把矿工的死亡作为商业的代价。”他要求劳工部长索利斯与国会一道加强现有的煤矿安全立法,以弥补法律的漏洞。他说:“我们不仅要让煤矿公司负起责任,我们还要让华盛顿负起责任。”这些都让人感到一个政府对最底层公民的尊重。
这种念出每一位遇难矿工名字的做法并非奥巴马独创。2002年,在“9·11”一周年追悼仪式上,2800余名遇难者的名字足足被念了2小时28分钟。
或许绝大多数人都不认识那些遇难者,但每一个名字被念总能触动他或她的亲人。在此之后的“9·11”纪念活动中,诵读遇难者的名字成为常规仪式。
遇难者才是追悼仪式的主角,他们的名字理应被念出。这样才能让公众感觉到,国家的仪式不是为了抽象的国家,而是为了每个现实的公民。
当我们被西弗吉尼亚的悼念仪式所感动的时候,我们是不是更应该深思,在美国,念出每一位遇难者的名字,何以能成为一种深厚的人文传统?
责任编辑:guanli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1/8962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