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评论 清明应自省
清明应自省
□万晓阳
“清明”之语,要追溯到尧舜禹时代。相传大禹治水后,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于是有了清明节。《岁时百问》一书曾解释清明节为:“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节从植根于中华民族血脉的那一瞬开始,就在不断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演变。从最初的庆贺大禹治水天下太平,到后来的周朝制定历法,确定二十四节气时,将三月节命名为“清明”,再到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纪念介子推。这期间蕴含了统治者明政绩、百姓焚火庆贺、农事春耕开始、祭奠恩人禁止生火的多重含义。
然而,清明节发展到今天却变了味道。尽管政府倡导文明祭祖,但一些封建、低俗的祭奠方式却屡见不鲜:“美金”、“别墅”、“轿车”、“护照”、“保镖”……甚至出现了纸扎的“二奶”。这些五花八门的形式把清明节的精神本源抛到了九霄云外。
遥想当年晋文公为纪念介子推,下令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从而诞生了寒食节。次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晓谕天下,把这天定为清明节,后来寒食节的习俗慢慢融入了清明节。如果晋文公知道千年后的人们,在这个思念恩人略带悲伤的日子里“烧钱”、“烧车”、“烧二奶”,不知会作何感想?
在万物生长的清明时节,忆苦思甜,反省自我,勤劳进取,奋发图强,想必才是逝者乐于见到的祭奠方式!
责任编辑:guanli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1/8972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