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评论 破除“数字出官”遏制“官出数字”

破除“数字出官”遏制“官出数字”

□王石川

 

根据国家统计局、监察部、司法部的联合部署,全国统计执法大检查正紧锣密鼓地展开,负责人表示,GDP等指标将是这次检查的重点内容。全国统计执法大检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62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大检查要实现“要严肃查处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理一批顶风作假的责任人,坚决遏制在统计上弄虚作假的现象,进一步净化统计工作环境”的目的(63《扬子晚报》)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排查将强化问责。是该动真格了!统计造假不能零风险,一旦违法成本过低,无形之中就必然纵容造假者前赴后继。

自今年11日起施行的新统计法的一大亮点就是大大强化了法律责任。正如业内人士所称,该法大大提高统计违法行为的违法成本。如今,新统计法实行已经半年有余,是该惩处以身试法者,捍卫法律尊严了。

但是,除了排查和严惩之外,要减少乃至杜绝GDP注水,还需要釜底抽薪。为何“官出数字”?因为“数字出官”。只有破除“数字出官”,才能遏制“官出数字”。

当前,一些官员迷恋、迷信GDP,陷入GDP崇拜不能自拔,唯GDP马首是瞻,究其一大原因,就是因为GDP是指挥棒。GDP上去了,乌纱帽就会提高了。

此前,国家发改委在给全国人大呈递的报告中,列举了我国GDP的地区汇总数据与统计局核算的全国数据差距较大的五大原因,其中一个就是:“近些年来,GDP被广泛用于各种形式的政绩考核。少数地方政府尚未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在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致使地方统计数据往往存在系统性高估的倾向。”

统计一旦造假,祸国殃民,不只是损害政府公信力。破除“数字出官”,才能遏制“官出数字”。当然,真正遏制统计造假,需要多管齐下,一方面确保统计部门的独立性,不受权力干扰,同时强化多重监督,加大问责力度,使权力不敢也不能插手统计;另一方面则需要改变以往的政绩考核制,降低GDP考核的比重,如果继续放大GDP的作用,就必然无形之中纵容官员造假。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1/8992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