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评论 垃圾分类究竟离我们还有多远

垃圾分类究竟离我们还有多远

      

马清漪

 据报载:不久前,广州市志愿者给当地城管委送去了一只挂钟,寓意“时光流逝,垃圾分类不能再拖”。某种程度上,志愿者送去的是一种期待,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加快推行垃圾分类的步伐。事实上,从2000年北京、广州等8个城市就开始了垃圾分类推广试点工作,然而10年已过,垃圾分类收效甚微,绝大部分试点的分类垃圾箱形同虚设,垃圾分类工作有名无实。

       这件事令我们看到民间草根阶层对于推动垃圾分类的力量所在和推行垃圾分类的曲折与艰难。垃圾分类是事关国计民生和环境保护的大事,如果对垃圾污染的势头不加遏制任其发展下去,久而久之,城市中无以数计的建筑和生活垃圾就会形成令人触目惊心的“垃圾山”、“垃圾海”、“垃圾河”,日益膨胀的垃圾填埋场就会堆积成山、不堪重负,不但挤占我们的生存空间、浪费大片良田、污染生活环境、影响生产生活,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洁净的生存空间,当务之急我们必须及早做好垃圾分类工作,以缓解垃圾污染带来的沉重压力。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知易行难,垃圾分类工作也同样如此。近年来,很多人都在关心我们的家园、我们的环境,但振臂高声疾呼者众,而脚踏实地行动者寡,大有曲高和寡之嫌,响应者寥寥无几。其实,保护家园比任何一项活动都更需要实际行动的付出,垃圾分类仅靠少数人宣传鼓动是难以凑效的,必须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推动,形成整体推动效应。为此,我们既要教育先行,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经常加强环境警示教育,让全体公民知晓垃圾的危害和可能对人类生存构成的威胁及产生的不良影响,从内心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树立起自律意识,做到思想上主动、行为上自觉,使之变成一种社会时尚,自觉自愿地积极行动。另外,还要通过政府主导,社会推动,公众积极参与,这样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发挥社区居民、环保志愿者和民间环保团体力量,全民积极推动参与,逐步增强社会公众的责任意识、环境道德意识和危机意识,是完全可以实现垃圾分类工作的。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身体力行、自觉践行,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我们不妨借鉴国内外垃圾分类的成功经验,采取先行试点,然后广泛普及,推而广之,随着政府主导推动、社会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充分发挥群众的聪明才智。我们坚信,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妥善处理和破解垃圾分类这一长期困扰人类的环保难题。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1/8998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