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评论 菲律宾人质事件中的宽恕之道
菲律宾人质事件中的宽恕之道
□李 磊
香港同胞异国遇难,除了对逝者表示悲痛之外,就是回看现场视频时的出离愤怒。有反恐专家指出,此次解救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菲律宾警方缺乏与劫匪的深入沟通,谈判欠策略;人员部署不力,错失清除良机;现场指挥无章法,事态人为复杂化。总体来说,原则不明、方法不当、不够果断、行动缓慢。一而再、再而三地错失救人良机,轻率而拙劣的救人办法,让人不禁怀疑,那帮所谓的菲律宾特警,到底是救人还是害人?
悲剧传来,举国震动。而菲律宾籍司机在车上谈笑风生,菲律宾女学生在我同胞遇难场所合影留念以及视频直播背后不间断地传来菲律宾民众的哄笑声等的被曝光,更是激起国人更大的愤慨。各种猜测纷纷产生:司机与绑匪是否一伙?警察是否有不可告人的秘密,是否故意杀人灭口?菲律宾人是否故意针对华人同胞屠戮?
总结中国公民的悲与愤,有两个维度。一方面,作为个体的我们,对遇难同胞怀着悲悯之情,对菲律宾警察的无能表示愤怒。另一方面,我们有意无意地以共同体的视角来审视着这个悲剧,认为凭什么死的人质都是华人同胞?显然,划定界限,分清敌友,往往是人类政治思维中最本能的条件反射。于是,与菲律宾政府断绝外交关系,对其经济实行制裁,赶走菲律宾佣人等最极端的语言与情绪,在部分网民中传播与蔓延。
然而,毕竟人死不能复生,逝去同胞的生命永远无法挽回,对于不可逆转的人类行动,我们只能以宽恕对之。凡事求公正,以恶报恶,那么人类必将进入一个冤冤相报的循环,和平的政治环境必将遥遥无期。因为,宽恕与报复完全不同,报复纠缠于已发生的行动,实际是过去行动的延续,没有终点,也没有希望。而宽恕使人重新获得了自由。类似惩治所有菲律宾人的极端情绪,不过体现了“强权即公理”的情绪。
透过此次事件我们知道,菲律宾的国家机器极其腐败,效率低下,百病丛生,政府管制软弱,社会两极分化,到处是索贿要钱,绑架屠杀事件更是屡屡发生。对这种状况之下的人民,我们只有宽恕。
现代社会的正义原则,要求我们对一切不义的行为进行惩罚。然而,惩罚不是株连,绑匪已经死在枪下,即使菲律宾警方的愚蠢行径让我们很愤慨,从而要求他们必须给死去同胞一个交代,但不该把更多的责任连带到其他菲律宾人身上。特别是那些到中国领土从事服务业的弱势群体。
由于人类理性的限度,在我们目力所及的范围内与可以看到的未来日子里,类似的极端残暴事件一定还会发生。和解与商谈政治似乎依然过于遥远,然而还是要充满期待:期待公民个人勇于承担责任,敢于表达观点,少一点报复,多一些宽恕;期待国家等共同体层面的和平,是基于人性之中普遍主义的情怀,却不是画地为牢的民族主义想象。
责任编辑:guanli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1/90145.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