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评论 平凡与高尚的距离

平凡与高尚的距离

温培雅

有一种人,看似平凡,但是关键时刻却能挺身而出,其感人的义举让我们感受到人格的魅力。

有一种人,看似平淡,但在危急关头却闪耀出动人的光辉,照亮了无数人的灵魂。

面对突然袭来的巨大灾难,是自救还是抢救他人,对一个幸存者来说,是一个重大考验。在87的舟曲特大洪水泥石流中,就站起了一位民间救灾的明星人物——王明昌。在此之前,生活在舟曲县江盘乡南桥村的王明昌只是一位驾驶俗称“摩的”的三轮车司机。他最大的愿望不过是多挣钱,能够让家人生活得更好一点。然而面对灾难,因为当晚与朋友聚会逃过此劫的他立即将自己赖以谋生的三轮车轮子拆下来,找来木板扎成了一个简陋的木筏子,撑着这只“小艇”冲下江去救人。尽管每一次只能救起一两个人,但他一次又一次地往返,默默发挥自己的力量。没有口号、没有豪言,凭着良知、凭着对生命的尊重救助他人。灾难与死亡面前,他的最大愿望变成了让更多的人在自己的帮助下脱离死神的威胁。一夜之间,他跨越了平凡,成就了高尚。他自制的木筏子成了滔滔洪水中的“诺亚方舟”,他则成了“生命护航员”,74条鲜活的生命在他有力的双手帮助下得以生存。

如果说王明昌不顾自家财产损失忙于救人是大势所趋、人性使然;那么面对自己的生命随时都可能被汹涌的江水所吞没的时刻,王明昌仍然没有丝毫犹豫,果敢地撑着“小艇”冲下江去,救护那被泥石流冲入江内的游客。生死之间的义举使任何感谢和赞美的话语都显得苍白无力,灵魂受到震撼的我们在心里向这位英雄致敬。

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倡导“三平精神”: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的责任感。有追求才有创造,有激情才有梦想,有责任就能树立形象,中原崛起需要这种精神、民族振兴同样需要这种精神。如果没有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也许王明昌将默默无闻地度过自己平凡的一生,然而灾难却考验出了这个三轮夫人性中高尚的一面,让他跨越平凡、成就高尚。他是一个平民英雄,但是他又代表着一个群体,正是因为有这些灵魂高尚的平民英雄存在,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才能面对一次次灾难考验,勇敢地站起来。大难兴邦,灾难把华夏儿女紧紧连在了一起,救援的身影忙碌有序、祈祷的心声齐聚西部、自救的脚步紧促急迫。爱让生命延续,爱让废墟飘起袅袅炊烟,爱让民族挺起不弯之脊。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已成为一个古老的国家在艰难中走向强大,在困苦中走向成熟,在浴火中重生的精神刻度。

灾难袭来,与舟曲同舟,让舟曲不屈,是奔涌在中华大地的最强音。从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到各级党委、政府的全力以赴,从夜以继日与死神争抢时间的“迷彩绿”到从五湖四海火速奔来的“红丝带”,以人为本的国家信念,骨肉同胞的民族大爱,再度将一个伟大民族的凝聚力空前集结。倒下的是房屋、夷平的是土地、坚强的是我们的意志和信念。失去的是亲人、留下的是痛苦、净化的是我们的心灵和感动。关怀让我们擦干眼泪,带上感动,生活继续;勇气让我们铲掉淤泥,家园依然,温馨依存。

一个国家之所以能够在灾难面前成熟,恰恰是因为这个国家有王明昌这样强大的平民英雄群体,每一个平民英雄都能够充分表达他们对同胞的爱,充分表达他们对生命的理解。在汶川如此、在玉树如此、在舟曲也如此,在地震中如此、在泥石流中如此、在日常生活中也一样。灾害无情,人间有爱,正是无数这种小人物大英雄,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感觉到了我们民族铿锵前行的力量。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1/9020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