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评论 我们想要怎样的年轻人
我们想要怎样的年轻人
□闾丘露薇
一名大学生醉酒开车,在河北大学的校园里撞倒两名女大学生后驾车离去,轿车最终被保安和学生们在校门口拦住。下车后,撞人者说:“看把我(的)车(给)刮的!你知道我爸是谁吗?我爸是李刚!”
这种嚣张的态度,引爆了网络。不过不管撞人者态度如何,事情最终还是要由公安机关调查,比如他是不是醉酒驾车,撞人之后有没有试图逃离肇事现场,当时的车速是多少等。
撞车者说“我爸是李刚”,显得他缺乏教养,也暴露了他在生活中养成的一种习惯,那就是遇到麻烦的时候,将他的爸爸当成挡箭牌。
警方新闻发言人表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谁,只要触犯法律,都将依法被惩处。”事故发生后,酒精测试结果认定,撞人者为醉酒驾驶。事发后的第二天晚上,他被刑事拘留。
只是事情没有这么简单,有媒体尝试采访这个事件的时候,发现要接触到目击证人非常困难。不少学生表示,事发后,学校约谈目击学生。虽然不知道约谈的详细内容,但结果是,学生们沉默了。
也有学生忍受不住心中的折磨,选择发短信告诉记者自己的心情:“我妈已严令禁止我再管这事,但我不能让自己的良心受煎熬!晓凤惨白的脸一直在我眼前晃动。我若不管,我怕我会夜夜做噩梦!晓凤、晶晶都是我所在社团的成员,她们甜甜地叫过我‘学姐’,我没法坐视不理!”
对于目击者的集体沉默,不少人呼吁他们应该勇敢地站出来。我也曾经这样呼吁过。但是当看到学生们的留言后,我想,应该勇敢地站出来的,不是学生,而是约谈他们的校方。校方应该告诉公众,到底他们说了什么让学生们噤若寒蝉,也让学生家长们如此恐惧?
身为教育工作者,相信约谈学生的那些人曾很多次在讲台上谆谆教导学生们要做诚实、正直的人,告诉学生们拥有美好的品格才会有美好的未来。但是,当学生们发现,正义和诚实最终带来的可能是无法毕业、得不到好成绩时,这些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内心的纠结最终会导致产生怎样的处世哲学?如果现在的校园充斥着这样的心理矛盾,真的难以想象,当这些年轻人成为“社会栋梁”的时候,这个社会将是怎样的景象!
其实现在的社会,已经是这样的景象了:不少时候说真话需要勇气,因为说真话可能不单单不受欢迎,更可能招致恶果。人们总是害怕因为一时的诚实和正义而失去金钱、权益,甚至是一点点的机会。
这一切,年轻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当我们责备年轻人的时候,有没有自省过:我们自己在做什么?
责任编辑:guanli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1/9048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