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 >评论 > 火锅里飘荡着“无人管”的辛辣

火锅里飘荡着“无人管”的辛辣

□崔中波

 

“火锅飘香剂”、“辣椒精”和“火锅红”到底有没有害?面对记者费了好大劲暗访得来的“秘密“,质监与工商部门都明确表达了“不好管”的意思。前者说“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太多,自己也无法明确告知记者这些产品究竟能否食用”,后者表示“只管产品外包装上是否有厂名、厂址、联系电话”。(1215日《扬子晚报》)

闹了半天,不是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太无能了,而是食品添加剂的制造和销售商们太聪明了,尽鼓捣些连监管部门也搞不清楚的食品添加剂出来,还把包装弄得像模像样。难怪要靠百姓不断“以身试毒”,媒体三番五次“冲锋陷阵”,才知道苏丹红、瘦肉精、烤鸭油、洗虾粉……

可细细咂摸,监管部门扯着嗓子将棍子打在“生产与销售商”的无良上,实在是歪理。做生意赚钱,无可厚非,你可以提醒厂商多流些“道德的血液”,但良心、责任却不能代替“管理”与“制约”。当知毒造毒成为没有任何风险的技术活儿,你能指望谁面对暴利靠自律过活?

何况,监管部门的人员大都是百里挑一的人才,其知识层次、智商水平比商贩们更高一筹。假如其始终火眼金睛的话,卖家应该不敢轻易造次。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不是“不好管”,而是监管部门不想管、不愿管。

这中间,固然有食品安全、质监、工商、卫生等多个部门交叉管理、分段执法、重复执法的体制性问题,但更关键的是监管懒政、工作简单化、“无人管”。问题食品侵害民众健康,发展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程度。但只要消费者没有当场中毒倒地身亡,或没有形成大规模的社会问题,监管人员可被追究的责任,似乎就不存在。

不仅如此,有些毒食品已经公然摆到了柜台上,一些监管部门仍然在“打太极”。比如,有查出质量问题后帮企业瞒报、让消费者多吃半年致癌物严重超标的茶油的质监局;有“不公开问题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堂而皇之为自己辩护的质检官员。诡异的是,对类似帮企业糊弄民众、站错队的监管部门,却无实质意义上的处罚。

可以说,化学底料的火锅里飘荡着监管“无人管”的辛辣。要让监管部门“动起来”,不仅要让《食品安全法》中明文规定的职能部门问责制真正发挥作用,督促监管部门工作人员提高责任心,而且要实现民众对监管部门的全程监管,公开监管部门的所作所为,在官员考评、升迁问题上由群众说了算。在食品问题上谁妄想“搞定就是稳定,摆平就是水平”,谁指望“无事就是本事,妥协就是和谐”,就叫他“光荣”下课。如此一来,谁敢再用“不好管”的托辞将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1/9090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