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评论 从“房奴”到“菜奴”,该不该减税

从“房奴”到“菜奴”,该不该减税

□吴龙贵

 

据了解,鉴于为中低收入者减轻税负比较迫切,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制订了一个个人所得税方案。这个方案将在2011年选择适当时机推出。据悉,这次税改计划将9级税率缩减为67级,同时适当扩大了级差。(1212日《法制晚报》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采用的是9级累进制税率,不同的收入对应不同的税率。按照新方案“减少级次,调整级差”的总体原则,我们所对应的税率都将不同程度地下降。新的个税改革方案,应该致力于减轻普通工薪阶层的税负。

房奴,卡奴,孩奴,婚奴……现在又多了个“菜奴”。仔细对比,你会发现,总有一款适合你。说到底,之所以出现这个全民皆“奴”的现象,是因为我们如蜗牛般爬行的收入增长速度,远远赶不上物价飙升的速度。

解决收入与支出失衡的问题,减轻民众的基本生活负担,当然有很多办法,譬如目前正在实施的行政干预物价上涨、调控房价。但这些办法都带有暂时性和局限性的特点,不能治本,而且多是间接发挥作用,短时间很难奏效。因而,最根本、最直接的解决办法,就是给民众减税。

众所周知,政府相当有钱,而民众非常缺钱。这不仅直观地体现于工资条上——几年前的数字与现在没有太大的变化,有时甚至还缩水了。时不时地“被上涨”的统计数据,还要撩拨一下我们脆弱的神经。“被上涨”突出地表现在初级分配的比例失调上。根据全国总工会的有关分析,我国居民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在1983年达到56.5%的峰值后就持续下降,22年间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资本赢利占GDP的比重在27年间上升了20个百分点。政府财政丰沛,资本日益强大,唯独民众弱小不堪,这样的经济倒挂现象,或是中国经济大而不强的原因所在。换言之,减税,尤其是为中低收入阶层减税,不仅不缺物质基础和现实条件,而且体现政府良心和保障民生的基本诉求。

从税收公平角度来看,减税更是势所必然。我国民众税负在全球排名靠前。需要强调的是,税负排名靠前的其他国家,如法国、比利时等,都有着相当健全的社会保障和福利机制。也就是说,我们的高税收并没有带来高福利。这直接指向的是:那么多钱哪里去了?是用在了不断增长的行政开支上、日渐优渥的公务员福利上,还是用在了保障民生上?

减税的脚步声虽已响起,但“靴子”真正落下还需时日。一来,减税事关重大,需要一定的准备期,按照“税收法定”的原则,还要有很长的法律程序要走。二来,我们都知道,关于弱势群体的利好消息,多半阻碍重重好事多磨,不是“调研”个没完,就是遭到既得利益阶层的阻挠。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1/9091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