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评论 按《三字经》培养的孩子“90%吃亏”?

按《三字经》培养的孩子“90%吃亏”?

□张贵峰

 

针对山东省教育厅出台的经典诵读新规——全文推荐《弟子规》、《三字经》,各界热议不断。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表示,“按照《弟子规》、《三字经》的标准培养出来的孩子,到社会上90%是吃亏的”。(11《山东商报》)

现实而功利地看,钱文忠教授的判断,确实是一句大实话。《弟子规》要求,“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但在今天,虚假广告宣传满天飞,假商品、假文凭充斥泛滥,诈骗短信、诈骗电话无孔不入。

但是,教授的大实话,到底能说明什么呢?是说明“忠诚、守信、孝悌、守规矩”这些经典标准都是“糟粕”,还是说明我们的社会充斥了太多不够“忠诚、守信、孝悌、守规矩”的糟粕,亟待矫正救赎呢?

试想一下,如果不是因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之中,“忠诚、守信、孝悌、守规矩”等道德品质和伦理规范太缺乏,那些恪守“忠诚、守信、孝悌、守规矩”的孩子,何以会“90%是吃亏的”?一个社会如果绝大多数人都能奉行、尊崇、敬畏“忠诚、守信、孝悌、守规矩”,又何至于“90%是吃亏的”?

反过来看,如果认为培养“忠诚、守信、孝悌、守规矩”是不值得的,那么我们的培养标准,除了不孝、不信、不悌、不守规矩的“厚黑学”,还有什么?果真如此,孩子就会不吃亏?

可见,“忠诚、守信、孝悌、守规矩”不能获益反而吃亏,不被接受、尊重反受嘲弄、摈弃,这才是“大问题”。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1/9100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