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评论 “零作业班”
“零作业班”
□武 洁
2009年下学期开始,武昌实验小学首个“无作业班”开课,得到了社会的支持,专家称要为“零作业班”鼓掌,实验小学校长称孩子不做作业符合人性。(
“零作业班”的出现的确显得特立独行,也会让不少孩子羡慕不已。不过,假如认为孩子们喜欢了,专家给了鼓掌,连校长都肯定称许了,“零作业班”这一教育模式便能推而广之,更多的孩子也将美梦成真,这个乐观恐怕来得有些早。
“零作业班”的确并非彻底“放羊”,也没有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减去了书面作业的同时,增加了相应的“素质作业”,对于孩子的全面健康成长而言,“零作业班”无论在教育理念还是方式方法上,无疑更加符合教育规律。既无过度的课业压力,更符合孩子的天性,并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利。
不过,正所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类似的教育“理想主义”实验,“零作业班”并非第一个吃螃蟹的,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尝试者。笔者所在的城市,同样有不少学校在努力打破现有教育的束缚,并真正从学生天性与教育规律出发尝试全新的教育模式。例如,更多地关注学生创新意识与兴趣特长的培养;让学生有更多接触社会,动手实践的机会;更多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让孩子更多地参与体育锻炼。
然而,尽管素质比分数更重要这个道理人人皆知,但回到现实,想要上好学校,分数依然是硬碰硬的指标时,素质教育想要最终胜出,绝非易事。当素质教育的尝试最终无法在分数的跑道上获胜,选择了素质,甚至意味着将与更好的中学、更好的大学擦肩而过时,品尝素质教育这只“螃蟹”,需要的恐怕不仅仅是勇敢和胆量。
基于上述视点,尽管对于“零作业班”这类教育创新,孩子的眼中充满了羡慕,家长们也打心底认同,但是,羡慕和认同并不能打消前途之忧,毕竟,与其让孩子在将来面对更大的升学、就业压力,当前承受一些“作业压力”,未尝不是明智之选。既然如此,在教育体制维持不变的前提下,“零作业班”顶多是个另类、小众的实验。
责任编辑:guanli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1/9112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