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评论 有猫腻的不仅是家乐福

有猫腻的不仅是家乐福

□程赤兵

 

家乐福玩价签戏法欺诈消费者被曝光后,引起国家发改委的重视。国家发改委已责成相关地方价格主管部门依法予以严肃处理,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或无法计算违法所得的,最高处以50万元的罚款。(据国家发改委官网)

要说家乐福挺牛的,最近负面新闻不断,动静越来越大,闹得发改委都出面了。可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说法,它依旧“公关失语、后续处置并未跟上”,延续了超市一贯的老大做派,直到发改委发话才正式致歉。

此事至少让大家明白两条:一是超市里误导性价格标示,买啥还得靠自己仔细看;二是发改委不仅管涨价,也管价格欺诈。

家乐福是否服软,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大家清楚,在超市买东西不能想当然,眼见未必是实。有猫腻的超市不仅是家乐福一家,也不仅是在价格标签上耍滑头那么几招,那样就太小看超市捉弄消费者的本领了。

比如,“同样商品第二件半价”,就有可能把相似度很高的“同样商品”放在一起,结账不给半价还能振振有词;简易包装的洗衣液柔顺剂很有可能比瓶装的贵;在酸奶饮料的柜台上,快到保质期的商品和新上架的摆放一处,不留神就上当;会员优惠往往在结账时消失……

当然,超市的最后一招也很厉害,退货手续烦琐。消费者很少为了十几块钱的出入和超市耗着。

以上种种,可能算不得价格欺诈,发改委也管不了,但切实摆在那里,大大小小的陷阱,就等着人跳,迟早有一回,得跌进去。

发改委出面要求惩治价格欺诈,而且要求“全国所有超市、百货等商品零售经营者”自查。很好,说明不是针对一家的。只是现在是节前销售旺季,超市百货店未必有时间,要自查可能得奔着“3·15”去了。

在此期间,消费者还得打起精神,拿出玩“找不同”的细致来,好好和超市斗斗法,细看价,勤算账,核单据,在提高语文数学基本能力的同时,还能把眼神练好了。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1/9112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