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评论 由董教授言论遭板砖所想到的
由董教授言论遭板砖所想到的
□熊丙奇
“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元身价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的学生。”
在社会普遍感觉大学精神迷失,以及教师师德风尚不在的背景下,
在笔者看来,究竟是
健康的高等教育,是多元并丰富的,每个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不同,每个导师的个性和特色也不同,这样才有人才培养的多元与特色。不然,所有学校定位趋同、所有导师都无个性,还要那么多大学以及大学导师做什么呢?
然而,所有大学办学定位趋同,学科设置相似,都追求“高、大、全”。在这样的高等教育环境下,教师功利、学生功利,大
董教授还在微博上辩驳,称这是为了激励学生。这样的辩驳,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中,是无用的——如果董教授的个性特点就是选拔那些有创富能力的学生加以培养,这是一个不需要辩驳的问题。他应该明白,他现在不是为自己的“个性”、“励志法”辩驳,而是在为教育功利化“辩护”。这显然是他难以完成的任务。
去除大学教育功利化,才能让大学回归教育本位,也才能让大学的导师个性张扬。因此,不得不说的是,各种教育问题有自身的成因与具体表现形式,但是,大多数教育问题的源头其实只有一个,这个源头问题不解决,这些教育问题就难以理出头绪。
责任编辑:guanli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1/9165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