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评论 补课情结何时了
补课情结何时了
姚 晶
近年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禁止假期乱补课。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假期中的补课仍以各种方式或明或暗地进行。今年寒假期间,我市仍有个别教师置“禁补令”于不顾大年初六让学生补课,被市教育主管部门严查后取消。“禁补令”为何屡禁屡兴?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一些学校的教育理念有问题。在应试教育指挥棒下,题海战术、疲劳战术成为他们心中的制胜法宝。二是利益使然。“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管学生就吃学生”也就成了某些学校和教师甚至相关领导的敛财之道。据笔者调查,无论是学生到老师家补课,还是教师在外租房补课,我市暂没有无偿补课现象。
补课是一种落后的教育模式,应全面禁止。首先,补课占用了学生的法定假期,增加了额外负担,是对学生权益的伤害。其次,有偿补课也是一种变相乱收费,有损教师形象。特别是初中阶段的有偿补课,更是和义务教育的精神格格不入。
有些教师学期中还在自己家里办辅导班,美其名曰“补课”,甚至一些缺乏师德的任课教师,部分难题的解题方法在课堂上不讲,只在他所办的辅导班上讲,使得学生觉得不上老师办的辅导班是一种损失,以至于无论成绩好坏,学生们都愿意上老师的辅导班。现在学校都安排有自习课,老师可以在这个时间给学生答疑解惑,没有必要“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在家搞有偿补课。
在通往素质教育的路上,补课这种不合时宜的做法必须纠正。这需要教育部门秉持先进教育理念,摒弃以升学率评价学校教师的作法,以素质教育为导向,多角度、全方位指导学生。另外,还应当加强对校长
暑假又至,希望我市纠风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加大查处力度,还教育一片净土,别让一些教师为了不当的补课费而玷污学生纯洁的心灵。作为学生家长,也需摆正心态,关心孩子的长远发展,不要单一地看成绩单,应当根据孩子的特点,培养‘多才’学生。
责任编辑:guanli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1/9190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