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评论 “精神懈怠”尤需警醒
“精神懈怠”尤需警醒
王振江 管 婷
胡锦涛七一重要讲话指出:“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其中,“精神懈怠的危险”被放在了第一位。“精神懈怠的危险”第一次如此鲜明地提出来,充分说明了高层对时下党情的洞悉与清醒,也充分说明了高层对“精神懈怠的危险”严重性的高度重视。
所谓“精神懈怠”,就是指一个人、一个党,失去了信仰、目标和斗志。这对一个长期执政的党来说,是一个躲不开、绕不过的现实危险。从当今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下台的教训中得到告诫: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亡的根本性因素。苏共执政74年下台,墨西哥革命制度党执政71年下台。今年初以来,中东、北非一些国家长期执政的政党纷纷垮台。这一个个例证警示我们,执政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党领导的事业蒸蒸日上,我国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随着改革进入到攻坚阶段,各种矛盾日益凸显,有些地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呈现滋长蔓延之势,导致党群、干群关系紧张,严重损害了党的战斗力和影响力。这些问题的存在,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
从目前党内的状况看,“精神懈怠”的主要表现是:理想信念动摇。信仰缺失导致干事创业、拼搏进取的劲头锐减,工作上得过且过,生活上享乐为上。宗旨意识淡薄。严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言行不一,弄虚作假。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利益麻木不仁,置群众生命于不顾,甚至利欲熏心,大搞权钱交易,责任心和事业心不强。作风漂浮,相互推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失职渎职酿成大祸。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好做表面文章,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工作不负责任,有心思做官,无心思做事,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精神萎靡不振,办事拖拖拉拉,整天浑浑噩噩。组织纪律松懈。法制意识、纪律观念淡薄,对中央政策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尊重党员和群众的意见,“一言堂、家长制”作风严重。“精神懈怠”的核心就是信仰危机,人生价值观偏差,心理颓废,斗志丧失。
1945年7月,黄炎培在延安与毛泽东对话时提出的“历史周期率”问题:“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个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继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渐渐放下了。”对于这一“历史周期率”,我们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打破它,是因为我们是先进阶级的代表。共产党的先进之处,不在于她能够躲开这一从“聚精会神”到“精神懈怠”的变化过程,而在于她能够承认并面对这一客观现实,思所以危则安,思所以亡则存。
精神懈怠危险的存在,既是警醒,更是鞭策。一个人、一个单位乃至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出现一定程度的精神懈怠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懈怠就在眼前而不知觉,或者是明知懈怠而不知警觉。“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最危险的懈怠莫过于精神的懈怠,最不能有的丧失莫过于精神的丧失。但凡精神懈怠之人,必将在不进则退的人生长河中被裹挟而去;但凡精神懈怠之时,便是事业滑坡之日。人是应该有点精神的,有了精神做支撑,才会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才能永不僵化,永不停滞。
责任编辑:guanli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1/9191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