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评论 筑牢“民心长城”

筑牢“民心长城”

温培雅

不少群众反映现在干部在饭桌上推杯把盏的越来越多,下基层与群众同吃同住的越来越少;群众恳求干部帮忙的越来越多,干部主动与群众交朋友的越来越少。有些干部也很委屈,说自己很想干出点成绩,但往往事不如愿,百姓不给“面子”。

一方面是群众不喜欢领导摆官谱、讲官话、打官腔;另一方面是为官者想干事、有激情,但得不到群众支持。究其原因,主要是领导“地气”接得少,没有筑牢“民心长城”。

如今,干部倡导年轻化,在乡镇一级的领导岗位上多是年轻同志。他们走出“校门”进“部门”,有激情、有思想、理论水平高,但是了解基层实际少、了解群众意愿少。新官一上任求“功”心切,干事不闻民声拍脑袋,工作很难抓到点子上。还有一些乡镇干部,一张口就是讲“理论”,一工作就是发“命令”。当地百姓只闻其“令”不见其人,偶尔“昙花一现”去基层,也很少走进百姓家。

为官者,当以民为天。作为乡镇干部,更应该深入群众中间,了解基层的实际情况,明白群众的真实意愿,走乡间小道、蹲田间地头,对百姓知冷知热。只有真正和百姓打成一片,成为群众的贴心人,话才能说到群众的心坎儿上,事才能做到群众的所想所盼上,群众才会没怨气,认可你、接纳你、支持你、拥护你,才会给你掏出心窝子,工作开展起来才会更顺当。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全党同志必须牢记,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所谓“脱离群众的危险”,险在倘若干部不能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便会导致民心离散。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在农村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是桥梁更是基石。乡镇干部处在基层的最前沿,直接面对群众,一举一动直接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只有真正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才能以心换心,构建和谐干群关系。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1/9192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