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评论 农村污染不可小视

农村污染不可小视

郭连山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城市污染源治理力度的加大,城市环境日益改善。可是,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却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尤其是农业污染已成为农村污染防治的突出问题。农业污染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地膜等农用物资的不合理和过量使用,以及畜禽粪便等废弃物的任意排放而造成的水体、土壤和大气污染。

由于农业生产导致的污染具有排放分散、不易监测等特点,再加上单位面积上的污染负荷小,人们往往容易忽视其宏观效应,但积累到一定程度,释放时会产生累加效应,使农村环境甚至整个生态环境发生 “病变”。造成的损失除了通过污染水质和土壤影响农业生产力之外,还对人居环境和生活舒适性有很大的影响。饮用水水质的变坏,还会引发一些疾病,给人们的健康造成伤害。农村污染的控制,关系到农业及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比如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应该做到未雨绸缪,更科学环保地规划,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建设目标所涉及的问题统筹解决,并大力推广生态农业实用技术模式,以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努力控制农用化学物质污染。

净化农业生产环境、美化农民生活环境、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农村污染治理。要严格控制畜禽养殖业的污染。针对全市畜禽养殖业发展较快、污染日益严重的状况,要大力推行生态养殖模式,鼓励对畜禽粪便进行综合利用,做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还可以发展养殖小区,实行人畜分离,引导养殖户向养殖小区聚集;根据环境的承受能力适时控制养殖规模,设立禁养区、限养区和非限养区,对新建、改建养殖设施实施排污许可制度。要科学施用农药和化肥。大力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建立安全用药制度,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开展以虫治虫、以菌治菌等生物防治技术,采取诱杀等防治措施,尽量减少农药使用量。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及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增加有机肥施用量,减少化肥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结合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大力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加强管理,减轻农业污染。要加大无害化处理污染物力度。在农村积极推行“一池三改”,建设必要的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因地制宜抓好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做到达标排放。要高度重视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加强城镇和农村人畜饮用水源的规划建设,制定严格保护措施,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管理,切实保障农村人畜饮水安全。要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按照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整洁、村貌美观的原则,开展村镇规划,加强农田林网建设,绿化村庄,提高林木覆盖率和生态效益。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1/9196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