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评论 勾兑的陈醋让公众“心酸”
勾兑的陈醋让公众“心酸”
周繁真
日前,山西省醋产业协会副会长王建忠透露,市场上销售的真正意义上的山西老陈醋不足5%,酿醋的周期标准在28天左右,并需沉淀两三个月甚至一年,不用添加任何防腐剂,久放不腐;其余约95%的陈醋为勾兑醋,一种是冰醋酸勾兑的,一种是加入苯甲酸钠防腐,只要有苯甲酸钠,都可以断定其不是老陈醋。
关于食品安全问题,媒体越挖越深,有关部门的辟谣也越来越及时。就在王建忠上述表态见报当天,山西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澄清说,山西所产老陈醋安全可靠,不存在多添加防腐剂和超范围、超限量滥用防腐剂现象,省内获证、企业冠以“山西老陈醋”标识的均为酿造生产。
到底谁在说假话,让人一头雾水。目前在纷纭杂乱的信息面前,普通民众惶惑不明。若要不留隐患,或许就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这次,不妨也打破“醋坛”问到底:作为山西省醋产业协会副会长和资深业内人士,王建忠的爆料真的是无中生有吗?当地有多少小作坊式非正规生产企业在进行醋精勾兑?用的到底是食用醋酸还是工业用冰醋酸?添加剂标准是否有调整的必要性,检测手段是否有升级的紧迫性?
这些显然都需要尽快给出权威而让人信服的答案。否则,到底是王建忠在“造谣”,还是当地质监部门心虚?民众依然不明真相。而食品安全焦虑,则可能在这样的信息混沌和不信任情绪中,疯狂滋长。
在食品安全的风风雨雨中,面对潜在的醋侵害,“心酸”的公众该何去何从?既然山西醋产业协会副会长王建忠已经曝出这一猛料,那么相关监管部门就应该认真回应。当下之策,既要加强监管,杜绝不法商家的不法行为,更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修订相关标准,杜绝一切可能被钻的空子。
当然,最无奈也最有效的一个法子,就是继续普及食用醋知识,让民众能够自己辨别哪些是真正的老陈醋、哪些是勾兑醋,这些醋里面含有哪些添加剂等。好在人们早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自救措施,什么苯甲酸钠,什么冰醋酸,什么醋精,都难不倒“久经考验”的民众。
责任编辑:guanli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511/91990.shtml